甘肅省教育廳師范處負責人介紹說,代課教師是繼民辦教師之后,適應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要求及又一輪學齡人口入學高峰而產生的新問題。盡管這一群體承擔著100多萬農村小學生的教育教學任務,構成及社會因素復雜,質量參差不齊,但他們確實緩解了甘肅省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偏遠地區基礎教育教師短缺的實際困難,解決了甘肅省中小學生入學高峰的燃眉之急。
據不完全統計,甘肅全省最少有3.2萬多名農村小學代課教師(含鄉、村、校聘請的),這些農村代課教師承擔著100多萬農村小學生的教育教學任務,占全省小學生的1/3。因此,代課教師的素質、工作積極性、教育教學能力,都影響著全省基礎教育的質量和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實施。
“之所以會出現代課教師,主要是城鄉教育發展不平衡、城市教育和農村教育的巨大差距造成的。”全國人大代表、西北師范大學校長王利民說,“這幾年隨著西部高等教育、高中教育的長足發展,使得農村鄉以下的教師缺乏,但又有普及“兩基”的重要任務在肩,在合格教師無法及時補充的情況下,各地的鄉、村想方設法從當地找到有一定知識水平比如高中畢業或者初中畢業的學生,聘請他們作為農村學校的代課教師。”
王利民說,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西部邊遠貧困地區基層政府財政拮據,無法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給正式分配的大中專畢業生發放標準足額的工資,這就迫使當地政府難以接受正規畢業生到農村來當老師,而正規畢業生也不愿去農村,這樣鄉鎮一級只能通過很低的工資招聘一些農村小學的代課教師。他說,蘭州市永登縣一個鄉村的小學9名教師中有6名是農民。
王利民還說,農村大量的代課教師的存在,從根本上來說降低了農村小學初中的質量,影響了農村鄉以下中小學少年兒童的發展。農村教育質量低下,會使得祖祖輩輩在農村的人的下一代得不到好的教育。整體勞動者的素質比較低,又耽誤或者拖延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據了解,按照《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精神,代課教師是要被逐步辭退的。據記者了解,甘肅會寧縣為了解決這部分代課教師的出路,今年將對他們進行一次全面的考核,考核合格的代課老師將能夠轉為正式編制,工資由財政統一支付,以鼓勵這些老師在艱苦山鄉安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