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文廟底蘊,揚好學雅意——記安溪一中走進安溪文廟研學旅行活動
2021-09-26

靜觀百年的滄桑,撫摸歷史的斑駁,于歲月的深谷中尋一抹芬芳,在厚重的歷史中沉淀精華。明媚的春日,我們開展“研儒學傳統,揚雙鐵文化”研學旅行,來領略安溪文廟厚重的文化風采。 3月18日下午,安溪一中師生來到文廟研學。 安溪文廟素有“秀甲江南,名冠八閩”之譽,它不僅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更是歷史文化的精華,它經久不衰,于千萬俗物中脫穎而出,展現出厚重的底蘊,散發著濃厚的書香氣息。 安溪一中于1924年創辦于安溪文廟,不斷發展成為如今的省一級達標中學、省級示范高中建設校,延續了安溪文廟的千年文脈,在百年校史中逐步形成辦學特色“文廟淵源,儒學底蘊”。因此,作為安溪一中的前身,文廟也是我校重要的研學基地之一。 安溪文廟規格宏大,它傲立于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上,整座建筑呈長方形,自南向北有泮池、照墻、欞星門、戟門、大成殿等,東有明倫堂、周圍繞以圍墻。其裝飾以龍鳳題材為主,襯以鳥獸花卉等圖形,壁畫雕刻技藝精湛,蛟龍石雕的線條靈動活潑,似騰欲飛、栩栩如生,還有麒麟等物富有神話色彩,極具鮮明時代性與地方特色。 我們佇立廟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走進文廟,映入眼簾的是雄偉壯觀的戟門,步入大成殿,孔子雕像塑矗立其中。彎腰叩首,我們虔心領略文廟底蘊、感受文廟風采,雖身處鬧市,仿佛淡化了周圍事物,穿越百年歷史,透過那一層層的迷霧,看到古代書生寒窗苦讀、只爭朝夕,穿越厚重的歷史文化,我似乎聽到那朗朗書聲,學子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我恍然驚起、回首頓悟:此當為我輩青年應有的氣質,徜徉于書海中浸潤人生、涵養性情,于清淺歲月中放下輕浮之心,修煉自己。 品賞之余,顏書記在明仁堂給我們上了一堂有關安溪文廟和安溪一中淵源的講座。他溫文爾雅地對我們講述著文廟的過去和現在,如臨其境的描繪著那些曾經的名人軼事。讓我們明白安溪一中百年傳承的文化精髓及其深刻的歷史,更讓我們銘記了文廟的好學之風。 走出文廟,那深厚的文化底蘊似乎依然感染著我們,那絲絲縷縷的文廟精神纏繞身旁。我們相視而笑、如沐春風,從同學們的眼神中我感悟到這不僅是單純的研學游玩,更是一場文化之旅。 當金色的余暉潛入屋中一角,那縷縷殘陽縈繞周圍,我們越過了青山與溪河,向自己的粲爛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