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俊民中學學校簡介
2020-07-01
俊民中學位于歷史文化古鎮——安溪湖頭鎮,坐落于風景秀麗的五閬山下。湖頭鎮歷來有小泉州之稱,物產豐富,名人輩出,是清代名相李光地的故鄉。學校創辦于1944年,辦學歷史比較悠久。經歷了六十多年風雨的洗禮,學校多次易名,直至1996年10月,經市政府批準,恢復原校名——安溪俊民中學。2002年8月被省教育廳確認為“福建省普通中學三級達標學校”。學校堅持以“兩全、五會”(即: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創新)為辦學指導思想。樹立“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強化包括常規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學校科學管理制度,凝成了“勤奮友愛、求實創新”的校訓,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校友遍布海內外,我縣唯一一位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火旺教授就是我校杰出的校友。近幾年來,學校涌現出一大批優秀教師,其中受國家級表彰5人,省級表彰10人,市級表彰26人,縣級表彰59人。顏古城校長2001年獲“全國模范教師”榮譽稱號,他的事跡在全縣各鄉鎮作出巡回演講,是我縣教育的一面旗幟。
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現有在校學生2709人, 45個教學班;教職工159人,其中專任教師136人,中學高級教師18人,中學一級教師68人。學校管理科學,辦學成績結碩果,先后獲得多項表彰。幾年來,學校獲得“省整頓校園治安秩序先進單位”、“市學籍管理先進單位”、“市第九屆文明學校”、“市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市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縣先進黨支部”、“縣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縣創安合格校”等榮譽稱號、首批縣級“平安校園”稱號。
學校占地面積69142平方米,生均校園占地面積25.5平方米,校園建筑面積23152多平方米。近年來,學校多方籌集資金,加大投入,愛國華僑李陸大先生捐資500多萬元,學校自籌300多萬元,興建了振羽科學樓,學生宿舍樓和師生食堂。學校又征地28畝土地,籌建400米跑道運動場。現在,學校有多媒體教室、電腦室、語音室,理化生實驗室、勞技、美術、音樂教室等,設備日臻完善。語、數、外、政、史、地、理、化、生等學科教學用具或器材基本滿足教學需要。學校圖書室藏書37980萬冊,生均圖書14冊。學校裝備有現代遠程教育模式,擁有電腦120臺,學生微機教室2間,多媒體教室6間,并開通了校園局域網。學校按政府文件收取學雜費,例行節約,維持學校正常運轉。今年學校將對校門口的危房進行改造工作。
如今,校園里綠樹成蔭,樓房林立,錯落有致,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各區相對獨立,布局合理,校園的一角,還有富有民族建筑風格,環境幽雅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賢良祠。賢良祠的前身為“榕村書屋”,是李光地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命其長子李鐘倫建造的,李光地曾在此“講授性理之學,誦讀圣賢之書”,留下一段學林佳話。雍正十一年,皇帝為表彰光地冰霜之節操、輔政之忠勤、學問之博洽,追祀賢良祠而改為今名。賢良祠為四合院、三進建筑。中豎有一方雍正帝頒下的《諭祭文》石碑,祭文追恤光地生平之風概節操,崇譽為“卓然一代之完人”。碑后連接著臨水軒,憑欄而望,廊橋迂回,曲水池在微風的吹拂下,水波蕩漾,垂柳搖曳,令人流連。賢良祠風光秀美,環境清雅幽靜。更襯托出我校歷史悠久和濃厚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