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市港尾中學簡介
2020-11-05
一、地理位置
龍海市港尾中學位于東海之濱、閩南名山南太武南麓,毗鄰漳州港,交通極為便利。周邊有美輪美奐的廈門大學漳州校區、古老威嚴的南炮臺、充溢著南洋風光的普照禪寺……周邊環境為學生在繁忙的課堂生活之余鉆研本地的地理歷史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二、發展歷程及服務區范圍
學校原名港尾附中,創辦于1956年。1958年8月易名為“海澄縣第二中學”。1960年8月,學校改稱“龍海縣港尾中學”。
深遠悠久的辦學歷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學校豐富的人文內涵。經過幾代港中人的努力,學校持續煥發青春活力,2001年4月被確認為省三級達標校,2006年12月被確認為省二級達標校。
學校服務區范圍:義務教育年段招收港尾鎮轄區梅市等十三個行政村的入學適齡兒童,高中部面向全市招生。
三、校園建設
學校依山建筑,錯落有致,環境優雅,面積120畝。校園布局合理,主要分為三區:
教學區——兩幢共有62間教室的新教學樓;一幢6500平方米的科學樓,其中有4間物理實驗室,4間化學實驗室,3間生物實驗室;實驗儀器和多媒體網絡教學設備配備齊全。一座1300余平方米的圖書館,藏書71118冊,配有16臺電腦供師生使用,電子圖書2萬余冊;
運動區——標準運動場(有400米塑膠跑道)、籃球場、排球場,各種體育器械配備較為齊全。
生活區——三幢擁有1350個床位的學生公寓,每間宿舍均有獨立的衛生間和洗刷間;東公寓一樓為食堂,標準整潔;
四、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210名教職員工,其中專任教師190人,初中教師80人,高中教師110人。學生2233人,其中初中生1017人,高中生1135人。
五、辦學特色
學校始終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課堂效率,以人為本,力求學生全面發展。按國家頒布標準開足課程,側重培養學生科學探索意識,促進學生合作探究,提高動手能力,并根據學生的興趣,挖掘學生的藝術潛能,加強體育鍛煉,強化他們吃苦耐勞的意志。
(一)增強科學探索意識,培養鉆研合作習慣:2014年9月,學校被定為“首批漳州市級生物學科基礎教育基地”。通過答疑型微課激發學生探索生物知識的興趣,明確合作鉆研精神在學習探索中的重要性,有效提高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成果豐富。生物教研組根據實踐,完成了“答疑型微課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結題報告,撰寫的《“答疑型微課”在農村中學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論文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學生物教學》(2016年8月)。
(二)強化身心健康意識,培養吃苦耐勞精神:學校嚴格執行國家頒布課程標準,重視“兩操一鍛煉”,提高運動意識和技巧,在強身健體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學校擁有一批跳繩運動的師資隊伍和學生人才,成績優異:2012年10月參加龍海市中學生運動會,包攬了全部七枚金牌;2014年11月參加漳州市中學生運動會比賽,取得“跳繩項目團體總分第二名”。學校被龍海市文體局定為“跳繩基地”,在此基礎上,不斷強化訓練,組織比賽,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
(三)注重挖掘藝術潛能,逐步提升綜合素質:根據學生的學生興趣組建多個美術興趣小組,讓學生在文化學習之余激發藝術靈感。 學校主要榮譽
在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致力打造平安校園,從2008年開始被授予漳州市“文明學校”稱號,從2009年開始,連續8年被龍海市委、市政府授予“教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