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唯美職業技術學校:長泰:農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
2023-07-16
近年來,長泰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商會等社會力量投身鄉村振興,開展產業共建、就業幫扶、技術幫扶、公益幫扶等,“萬企興萬村”行動成效顯著。一個個昔日鮮為人知的小村莊,成為今日游客追捧的“網紅”打卡地,長泰依托企業、商會、鄉賢的力量,為鄉村振興描繪了新藍圖。

走進坂里鄉坂新村,干凈整潔的街道兩旁一排排白墻紅瓦房鱗次櫛比,田間地頭的村民們有的忙著收割韭菜,有的忙著松土、施肥,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坐上田園觀光火車“振興號”,沿著坂新村廣袤的田野前進,伴隨著火車“況且況且”的聲音,花團錦簇的粉色桃花、清新優雅的白色李花、果實累累的辣椒等田園美景,讓游客一飽眼福。
近年來,坂新村依托良好的生態優勢,大力推進村企合作,探索多元主體投資、專業團隊運營、利益聯結緊密的村莊經營管理新模式。村莊通過引進并“牽手”麗田園鄉村旅游開發項目,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用農旅融合發展讓田園美起來、讓集體和村民富起來。
“2021年,村里引進長泰麗田園鄉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以土地及現金入股的方式同企業進行共建。”坂新村黨支部副書記何望介紹,企業投資200萬元實施“振興號”田園觀光火車項目,村里以土地和現金方式入股32%。公司每年將利潤轉入村賬戶10萬元作為分紅收益,確保村財收入。
企業進駐不僅增加了村財收入,還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帶動了農特產品的銷售。
“65歲還能在家門口找到工作,真的太好了。”在麗田園鄉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租用的田地里,村民何鴻太正忙著為石尾草澆水。何鴻太介紹,他的媳婦也在麗田園的休閑旅游區里做服務工作,每個月基本工資3000元。“鄉村旅游不僅讓我家的日子越過越好,還帶動了村里的經濟及就業,大家的生活是越來越有奔頭了。”何鴻太說。
“村企共建、以企帶村”激活了坂新村農旅融合的致富動能。長泰麗田園鄉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輝煌介紹,鄉村旅游要想發展得好,就要帶動村民一起發展,只有村民享受到旅游為他們帶來的紅利,他們才會認可企業,并積極參與鄉村旅游中。
盤活閑置土地、房屋資源,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人居環境為基礎,引導更多農民積極參與富民安居產業發展當中,從村企共建中受益,坂新村在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的發展道路上快馬加鞭進入“快車道”。
除了發展鄉村旅游,坂新村還積極探索通過產業引導村民精準種植、精準銷售,幫助村民從“豐產”到“豐收”,進一步提高收入。
坂新村擁有耕地2000多畝,主要種植韭菜、紫長茄、紅辣椒、甜玉米、水稻等,每家每戶種植兩三畝地。為了發展種植業,坂新村通過合作社的形式積極與村民合作開展合作種植,同時,建設坂里鄉果蔬冷鏈產業基地,由鄉辦企業珠石峰工貿公司牽頭新春村、坂新村、石格村、高層村等四個省級村財增收試點村,投入500多萬元建設廠房、凍庫等約3000平方米,打通坂里鄉果蔬供應的直通渠道,有效促進村財民財雙增收。
“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了,花塢里現代農業產業園引來了許多游客,有游客就有市場,我打算賣點農副產品,增加收入。”白石社區村民戴毅彬笑著說,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走進長泰銀塘辦事處白石社區,一座座白墻紅瓦房錯落有致地鑲嵌在青山綠水間,道路整潔寬敞、庭前屋后綠意盎然,仿佛置身公園中。
白石社區的轉變是從引進花塢里現代農業產業園開始的。
2017年11月,花塢里現代農業產業園落地白石社區,以打造“慢客長泰”旅游品牌為新亮點,發展花卉苗木及珍、稀、特果蔬等現代農業,將農業與旅游、科普、文創等融合起來,打造多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平臺和綜合型度假區。
項目落地了,供地要有保障。為解決體制束縛和歷史遺留等問題,2018年以來,白石社區依法依規推進資產盤活,優化資產管理,緊跟古農農場農墾改革步伐,堅持依法、依規規范國有土地承包經營管理,清理、整合不規范承包開發經營合同、閑置土地,并將收儲項目土地轉租給花塢里現代農業產業園,實行村企共建發展鄉村旅游。
在建設花塢里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同時,白石社區也同步提升村莊顏值。通過優化資產利用,盤活社區閑置邊角地,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并主動向上爭取資金用于鄉村振興項目建設,拆除旱廁、危舊房屋,關閉削減養鴨場、養豬場,為72幢裸房穿“新衣”,完成2.8公里道路及4000多平方米的村莊綠化提升,白石社區一步步展露新顏。2021年,成功創建省級美麗庭院4戶、市級11戶、區級25戶,一座座美麗的庭院串成一道道風景線,展現了鄉村振興新畫卷。
村莊變美了,花塢里現代農業產業園也成了新晉“網紅”打卡地。藍天白云下的山谷,碧綠的湖水偎依在青青綠草邊,繽紛的鮮花點綴在果樹叢中,造型各異的木屋錯落有致地散布在池塘周圍,令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村里把土地流轉給企業,不僅增加了村財收入,人氣旺了,還促進鄉村產業轉型,帶動當地村民就業近300人。”白石社區副主任陳少華介紹,隨著企業入駐引來的客流,村民的發展觀念轉變了,除了改變原本傳統低效益種養方式,投資樹葡萄、麒麟果、菠蘿蜜等高優農業種植,還盤活閑置農房經營旅游民宿,實現了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