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關于開展2012年泉州市“三優聯評”活動的通知
轉發關于開展2012年泉州市“三優聯評”活動的通知
各中小學:
現將泉州市教育局《關于開展2012年泉州市“三優聯評”活動的通知》(泉教裝[2012]1號)轉發給你們,請依照文件要求,組織相關人員參賽,參賽作品按要求一式二份于6月18-22日報送縣教育局裝備股,縣局將在初選后上報市局作品數量為:省級以上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每校報送作品總數不超過10件,泉州市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每校報送作品總數不超過2件,特教學校每校報送作品總數不超過5件,其他中小學校作品總數不超過10件;
惠 安 縣 教 育 局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泉州市教育局文件
泉教裝〔2012〕1號
關于開展2012年泉州市“三優聯評”活動的通知
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中小學:
為貫徹國家、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落實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強化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和應用水平。經研究決定,2012年將繼續開展“泉州市‘新理念、新資源、新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三優聯評活動”(以下簡稱“三優聯評”活動)。具體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市級評比活動的參評內容、參評要求、評比辦法、各賽項說明、評分標準等均依據 “2012年泉州市‘三優聯評’參賽指南”的規定內容進行;
2、參加省第八屆“三優聯評”活動的作品也可同時參加市級評比;
3、本次泉州市“三優聯評”活動不收任何費用。
附 件:2012年泉州市“三優聯評”活動參賽指南
泉 州 市 教 育 局
二○一二年五月十一日
主題詞:評選 中小學 “三優聯評” 作品 通知
抄送:省電教館
泉州市教育局辦公室 2012年5月11日印發
附件
2012年泉州市“三優聯評”活動參賽指南
目 錄
一、參賽人員范圍
二、參賽項目設置及相關要求
(一)項目設置
(二)項目說明及要求
(三)評比指標
(四)作品資格審定
(五)作品制作
三、參賽辦法
(一)參賽辦法及報送作品數量
(二)報送時間、方式
(三)報送要求
四、參賽作品評比及獎項設置
(一)評比辦法
(二)獎項設置
五、聯系方式
一、參賽人員范圍
市級以上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其它普通中小學、特教、民辦學校有及教育技術工作者。
2012年泉州市“三優聯評”活動根據不同學校、不同學段教育教學要求和特點,按照基礎教育(按照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單位劃分)設置的參賽項目有:多媒體課件、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課例、論文、學科主題社區等4種;
(二)項目說明及要求
1.多媒體課件:是指基于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將圖、文、聲、像等多種表現方式有機結合,表達和傳遞教學內容,輔助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以完成特定教學任務的教學軟件。可以針對某些知識點,也可以是一課時或一個教學單元內容。單純的教學媒體資源不屬于課件范疇。
(1)制作要求:視頻、聲音、動畫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過700MB。
(2)報送形式:由各聯系人按要求將作品打包壓縮成RAR或ZIP格式上傳,所報作品應易于安裝、運行和卸載;網頁形式作品可用通用Web瀏覽器瀏覽,如需非常用軟件運行或播放,請同時提供該軟件。
(3)幼教課件今年只面向語言和健康社會兩個領域征詢作品,參賽者可自選福建省幼兒園大中小班教師教育用書語言領域和健康社會中適合互動、突破幼兒想象難點、擴大知識面的內容制作作品參加比賽。
2.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課例:是指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內容、方法與手段融合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教學過程整體優化的課例。包括課堂教學實況錄像和教學設計兩方面內容。幼兒園要求為主題活動類型的課例參加該項目。
(1)制作要求:需同時報送課堂教學實況錄像和教學設計。報送的課例應是根據教學設計所完成的課堂實錄,要求雙機拍攝,主要教學環節應有字幕提示。課例視頻采用常用視頻(WMV)文件格式,大小不得超過700MB。每節課為一個標準課時。
(2)報送形式:請將參賽作品登記表、教學設計、課后反思及教學課件等內容納入同一光盤寄送,一式2份。
3.論文(含敘事報告):是指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對信息技術應用的總結和反思,須理論結合實踐,有明確論點,論據充分,論證科學。與信息技術應用無關的學科論文的論文不納入評審。
報送形式:作者把作品交由組織單位聯系人按要求將作品統一為WORD格式打包上傳并同時提交紙質文檔,一式2份。
4.學科主題社區:是指學習者基于某一學科主題,基于網絡開展的自主探究和協作學習活動,以促進學習者知識建構的學習型組織。社區成員可通過BBS、聊天室、博客、SNS等交流互動工具在一個共享的虛擬空間中分享知識與經驗,進行溝通與合作,共同參與活動,共同解決問題,建立良好而密切的關系。
特征:在社區中不僅存在學習者與媒體界面的交互,也存在學習者與學習資源的交互、學習者之間的交互,最終實現學習者新舊概念的交互。社區應提供多種的學習活動來促進社區的管理和成員的交流,提供多種學習資源及其檢索工具,提供個別化學習方式和協作化學習方式等。
(1)制作要求:應滿足在因特網上實時運行的基本條件,如: 安全、穩定和快捷等。
(2)報送形式:在參賽作品登記表中提交社區網址以及必要的用戶使用說明,同時推薦10篇社區中的優秀文章及回帖的網址。在網站首頁上要顯示注冊數、文章數、回帖數和留言數,參賽作品登記表網絡上傳或刻盤寄送。
(三)評比指標
1.多媒體課件
評比指標 |
分值 |
評比要素 |
教學設計 |
30 |
教學目標、對象明確,教學策略得當; 界面設計合理,風格統一,有必要的交互; 有清晰的文字介紹和幫助文檔。 |
內容呈現 |
25 |
內容豐富、科學,表述準確,術語規范; 選材適當,表現方式合理; 語言簡潔、生動,文字規范; 素材選用恰當,結構合理。 |
技術運用 |
25 |
運行流暢,操作方式簡便、快捷,媒體播放可控; 導航方便合理,路徑可選; 新技術運用有效。 |
創新與實用 |
20 |
立意新穎,具有想象力和個性表現力; 能夠運用于實際教學中,有推廣價值。 |
2.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課例
評比指標 |
分值 |
評比要素 |
教學目標 |
15 |
體現新課標的理念; 教學目標明確; 提高學生信息技能和素養。 |
教學設計 |
25 |
教學情境符合教學目標和對象的要求; 注重學科特點,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 適當采用符合教學要求的學習模式。 |
教學行為 |
25 |
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性差異; 能利用信息技術的功能優勢調控教學活動; 圍繞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展。 |
教學效果 |
25 |
教學和信息素養目標達成度高; 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參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得到充分體現。 |
教學反思 |
10 |
有及時的反饋和課后反思。 |
3.論文(含敘事報告)
評比指標 |
分值 |
評比要素 |
主題方向 |
20 |
立論正確,觀點明確,符合學校信息化教育教學實際。 |
內容結構 |
25 |
論據內容豐富、科學,應用科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進行實驗論證,結果真實可信。 |
語言應用 |
25 |
謀篇布局合理,語言流暢、準確,結構嚴謹合理,使用術語規范。 |
創新與實用 |
30 |
研究觀點新穎,具有創造性觀點和研究成果適當加分;闡述內容適用于實際教學,有推廣價值。 |
4. 學科主題社區
評比指標 |
分值 |
評比要素 |
教學設計 |
30 |
主題明確、目標明確、適用人群明確; 功能模塊結構安排合理。 |
內容呈現 |
25 |
突出主題特征,可以體現一定的多學科交叉; 內容科學、豐富、新穎,鼓勵原創; 表述準確,術語規范; 資源內容組織結構合理,層次與分類清楚。 |
使用效果 |
25 |
學習群體的深度參與; 具有有效的互動和交流。 |
技術應用 |
20 |
應用合理,注重實用; 導航清晰、準確,各項功能使用方便快捷; 頁面色彩搭配合理,設計美觀大方; 媒體播放可控。 |
(四)作品資格審定
1.有政治原則性錯誤和學科概念性錯誤的作品,取消參評資格。
2.有弄虛作假行為。一經發現,取消參評或獲獎資格。
(五)作品制作
1.資料的引用應注明出處。如引起知識產權異議和糾紛,其責任由參賽作品作者承擔。
2.每個參賽作品作者最多不超過3人,整合課例參賽作品有指導老師的請在指導老師欄目填寫信息(指導老師不超2人),不接受以單位名義集體創作的作品參賽。
3、參賽作品若需刻盤寄送請在盤面上用油性筆標注編號、作品名稱和作者。
三、參賽辦法
由各組織單位指定聯絡人按項目要求統一上傳或寄送作品資料,各組織單位應將篩選過的作品推薦參賽,并在選送作品的參賽報名表上加蓋作者所在單位公章。信息技術教育實驗區、省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縣級實驗基地報送作品總數不超過30件,省級以上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每校報送作品總數不超過10件,泉州市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每校報送作品總數不超過2件,特教學校每校報送作品總數不超過5件,其他中小學校由縣(區)統一報送,作品總數不超過10件;
以上不接受個人報送。
(二)報送時間及方式
報送作品應由組織單位于6月30日前統一匯總,并填寫《2012年泉州市“三優聯評”作品推薦匯總表》;多媒體課件、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課例,每個作品應單獨刻錄在一張光盤(一式2份);論文應制作成電子文稿(一份)和紙質文稿(一式2份),由組織單位統一打包分別以網上傳送和郵寄方式(以郵戳為準)送達泉州市教學儀器站,逾期不再受理。
(三)報送要求
1.《參賽作品登記表》(附表二),由參賽作者填寫,并由作者本人簽名及所在單位蓋章后文字版和電子版一起報送(刻在作品同一張光盤)。
2. 上傳文件或提交“參賽作品光盤”,要求無病毒、運行良好。
注:請務必規范、準確填寫作者、單位信息,截止日期后不能修改。
四、參賽作品評比及獎項設置
(一)評比辦法:分為技術測試、專家評審。
1.專家評審:由組委會聘請有關專家、教師組成專家評審組,對通過技術測試的參賽作品進行評審。
2.初評公示:專家評審后,在泉州市教育網http://www.qzedu.cn進行初評公示將。
(二)獎項設置
1.個人榮譽獎
各參賽項目分別設置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
一等獎:獲獎作品數占各項目有效參賽作品數的8%;
二等獎:獲獎作品數占各項目有效參賽作品數的12%;
三等獎:獲獎作品數占各項目有效參賽作品數的30%。
2.集體榮譽獎項
設“最佳組織獎”12個。具體評選規則如下:
指 標 |
排 序 |
權 重 |
各組織單位參賽作品獲獎數 |
按數目由大到小排序 |
0.3 |
各組織單位參賽作品總數 |
按數目由大到小排序 |
0.3 |
各單位組織工作情況 |
按技術測試結果計算 |
0.3 |
各組織單位繳費、報送作品及時性 |
按報送截止時間計算 |
0.1 |
五、聯系方式
1、報送作品地址:泉州市崇福路219號(郵編362000)泉州市教學儀器站;
2聯系電話:22764117,電子郵件:yqz22764117@163.com(不接受個人郵件,出現個人郵件將被刪除);
3、聯系人:李老師更多相關內容
- (2024-08-30) 漳平職業中專學校2024級新生開學流程
- (2024-08-30) 莆田藝術學校2024年秋季開學致學生及家長們的一封信
- (2024-08-30) 安溪陳利職業中專學校2024年秋季中職24級新生入學須知
- (2024-08-30) 福州旅游職業中專學校24級新生必看!入學指南來啦~請查收!
- (2024-08-29) 泉州市泉港航運職業中專學校2024級新生入學須知
- (2024-08-29) 廈門信息學校2024級新生編班開學須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