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操视频,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黑桃tnvm3u8官网,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2021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 會員中心 | RSS 今天是:    發布信息

中考地方站:

福州 | 廈門 | 莆田 | 三明 | 泉州 | 漳州 | 南平 | 龍巖 | 寧德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院校直通車 > 學校動態

莆田第十七中學德育工作三年規劃

http://www.555edu.com 時間:2012-08-13 10:11:34 來源:莆田十七中 作者:莆田十七中 點擊:

2010—2013年我校德育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確立德育工作指導思想為“抓基礎、嚴管理、重過程、看實效”,進一步抓好德育的常規管理和制度建設,

 

一、指導思想:  

20102013年我校德育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確立德育工作指導思想為“抓基礎、嚴管理、重過程、看實效”,進一步抓好德育的常規管理和制度建設,抓好德育隊伍建設,努力實現思想教育全員化、班級管理常規化、養成教育經常化、行為習慣規范化、組織活動實效化、教育內容明晰化,不斷總結經驗,與時俱進,以實現德育工作的新突破。以增強愛國主義情感、確立遠大志向、規范行為習慣、提高基本素質為主要任務,以培養具有基礎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感、民族精神、世界眼光和國際交往能力的新時代青少年為目標,全面推進學校的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工作目標:  

中學德育目標是中學德育工作的核心,中學德育的基本任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具有社會公德、法制意識、文明行為習慣的遵紀守法的公民,引導他們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提高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覺悟,為他們中的優秀分子將來能夠成為共產主義者奠定基礎。以此為依據,中學德育目標體系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一)德育隊伍建設目標  

1、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思想過硬、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勤于育人,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和創新精神的德育干部隊伍,具體表現為:政治素養好,理念先進,專業能力強,具有開拓精神。  

2、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理念先進,專業素養高,業務能力強,年齡梯次合理的德育骨干隊伍,具體表現為:師德高尚,理念先進,專業素養高,業務能力強,年齡梯次合理。  

3、打造一支育人意識強,勤于育人,樂于育人的德育基礎隊伍,具體表現為:  

科任教師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在課堂教學中自覺落實三維教學目標,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行政人員將育人第一的思想自覺的落實在日常工作之中,形成全員育人的格局。  

(二)學生培養目標  

1、道德素質目標  

培養學生尊重、關心、愛護、幫助他人的品質,教育學生熱愛班級和學校集體,愛護集體榮譽,熱心參加各種教育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參加勞動,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財物,珍惜勞動成果,自覺保護環境衛生,愛護公共設施,保護自然環境和珍稀動植物,初步養成勞動習慣和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  

教育學生真誠友愛待人,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對人誠懇、善良、公道。能熱情幫助別人,講求信用,尊重異性同學。教育學生生活節儉,自重自強,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要求,能禮貌待人,對人友善,珍惜名譽,不做有損自己和他人人格的事情。穿著整潔大方,符合中學生身份。儀表端莊,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文明的行為舉止;有健康的生活情趣和一定的審美素養。  

2、法紀素質目標  

教育學生進一步樹立遵紀守法觀念,懂得法律的基本常識,做到知法守法,并能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幫助學生了解憲法和公民依法享有的權利,樹立依法履行公民義務的觀念,知道公民依法辦事,違法必受制裁。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樹立社會責任感。教育學生自覺維護學校和班級的紀律及有關規章制度,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和品質,對違紀違規行為能主動抵制。  

3、心理素質目標  

培養學生自尊、自愛、自立、自強,誠實正直,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堅強意志,耐挫能力等現代人應具備的良好心理素質。教育學生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并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有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過分自卑。給自己定下切合實際的努力目標,且能勇敢地接納自己。培養學生凡事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全面深入地考慮問題,不輕信盲從。學會獨立支配自己學習、生活、休閑的時間和方式,培養獨立生活能力,認真干好力所能及的。對腐朽庸俗的精神產品和活動以及不宜青少年活動的場所有一定的鑒別和抵御能力。  

教育學生積極進取、銳意求新,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和較強的忍耐力、耐挫力。不輕易被失敗和挫折所嚇倒。做事持之以恒,在克服困難中找到樂趣。教育學生誠實正直,能正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勇于改正自己的缺點,不任性,對自己和他人的事,對大家有利的事能負責到底,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和自制能力。  

4、思想素質目標  

培養學生確立為實現現代化、振興中華而學習的動機,把愛國熱情轉化為祖國發奮學習的實際行動。能正確對待升學和就業的選擇。教育學生學會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全面的看問題,了解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的,具有較為科學的思想方法。初步具有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能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正確認識社會。  

5、政治素質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家鄉、關心家鄉的建設,了解祖國改革開放的前景和國際形勢。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有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關心時事政治,關心國家大事,關心世界時局的變化,懂得我們的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響應黨的號召,不說不做違反黨的方針政策的話和事,對違背黨的基本路線的言行能識別和抵制,對團組織的活動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了解黨的性質和綱領。提高對黨的先進性認識。  

指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交往、學會學習、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生活,學會創造、擁有健全的人格,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具體為: (1)熱愛祖國,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能夠正確的看待世界。  

2)有遠大的理想,正確的價值取向,明是非,辨美丑,知榮辱。 (3)有良好基礎道德素養和較好的行為習慣,遵紀守法,舉止文明,誠實守信,關心他人,熱愛集體。  

4)善交,與他(她)人和諧相處,互尊互敬,共同進步,并初步具備一定的國際交往能力。  

5)夠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收集、歸納、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參與、合作、實踐的能力不斷增強。  

6)體育運動,掌握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并在活動中感受成功,享受快樂。  

7)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能夠正確的感受美、欣賞美。  

(8)勞動,熱愛生活,積極掌握勞動的基本知識與技能,自理能力、動手能力、創造能力明顯增強。  

(9)備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個性心理,樂觀、自信,積極向上,勇于挑戰,勤于實踐。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自我反思,自我調控的能力,并能夠做到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選擇,自我發現,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體現出較強的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  

(三)校園文化建設目標  

構建以師生為主體,具有時代特征、廉潔、健康向上的主流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  

1、校園環境建設,校內陳設與布置,綠化美化工作等,進一步突出教育性,具有較強的地方文化氣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師生的觀念與行為。  

2、廣泛宣傳校風、學風、教風、校歌,使其人人皆知,發揚太高精神,使之成為學校教育的文化品牌。  

3、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深受學生喜愛,并形成系列。  

4、富有人文情懷的學校制度文化,引領學生自主發展,健康成長,實現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愿望的融合,使校園充滿和諧。  

(四)德育網絡建設目標  

家長學校辦學質量及家長教子水平不斷提高。社區共建、法制共建、文化共建、家校共建、綜合實踐五大工程穩步推進,校外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為學校育人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持與服務。  

(五)德育科研目標  

在總結德育科研工作的基礎上,繼續開展德育科研知識培訓活動,提高教師的德育科研水平。

(六)學校德育特色創建目標  

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領學生在多樣化的活動中進行探索、體驗、感悟和建構,鍛造學生的人格,美化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培養學生主體的、獨立自主的、積極主動的道德素質與能力,實現由他律向自律的轉變,實現由教化向內化的轉變,促學生自由、和諧、健康、全面的發展。  

養成教育、宿舍管理、學生自治是我校德育管理的特色,也是學生發展乃至學校可持續發展的保證。為此要:  

1、加強養成教育,建設和諧校園  

養成教育旨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旨在在學生中弘揚正氣,營造良好的學風、班風,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本學期將繼續制定和完善了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班級德育量化評分細則、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細則等管理辦法,加強對學生行為規范執行情況的督導和檢查,培養學生文明行為習慣;做好對中學生上網的正確引導,不斷明辨是非,完善自我,建設和諧校園。  

2、加強宿舍管理,增強學生獨立意識  

在管理中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學生熱愛集體、關心他人的良好道德風尚,培養學生團結互助,共同克服困難的團體協作精神。3、完善學生自治,實現自主發展  

繼續深化學生民主化自我管理,增強學生主人翁的意識,發揮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繼續推進班級管理體制的改革,深化班級民主化自我管理。繼續加強對學生會工作的指導與管理,培養一批有理想、守紀律、樂于奉獻、有實干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學生干部,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  

(七)德育機制建設目標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堅持機制創新,逐步建立一套制度管理與人本管理相結合,并具有較強導向性、科學性的制度體系,為學校德育工作的穩步發展提供保障。  

三、學校德育規范  

為了讓每個學生的身心能健康成長,未來成為社會中的棟梁之才,擔當起國家和民族的重任,我們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基礎上,都應改積極參與到學校德育規范的管理中來。  

1、升旗晨會制度。  

每周一舉行升旗晨會,由校長、校行政和師生代表負責國旗下的講話,對全校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責任部門:政教處      參加者: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  

2、德育環境管理制度。  

各班教室正面張掛國旗,各班級教室統一布置班訓,墻面張貼名人名言及墻報,教室要保持整齊清潔,各班經常自行檢查,保證德育環境的嚴肅性,教室布置世界地圖、中國地圖、中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以及教師職業道德要求,達到環境育人目的。  

責任部門:政教處、班主任     參加者:全體教職員工、各班級學生  

3、班會課制度。  

班會課每周一次,班會或活動計劃要寫入工作手冊,各班每月一次主題班會,教案及時上交政教處,班會要注意常規實施情況,班級存在問題,時事形勢,心理品質、安全法制、道德素養等內容,精心設計,有的放矢,生動活潑。創造性地開好每一次班會,班級應根據實際情況,抓住期初、期中、期末這些關鍵時機,選擇材料開好主題班會,各年段每學期應安排好主題班會觀摩,政教處配合年級部主任經常聽班會課或檢查班會課是否挪作他用。  

責任部門:政教處、年段長、班主任     參加者:各班級學生  

4、家訪、家長學校制度。  

班主任要做好家訪和信訪工作,發揚班主任與學生淡心的好傳統,班主任每天應做好三件事:談心活動;檢查行為規范,衛生工作。各年級每學期至少要召開一次家長會,通過家長會、家訪、信訪、家長委員會等途徑緊密家校聯系,使班級工作得到更廣泛的支持。  

責任部門:政教處、年段長、班主任     參加者:各班級家長、任課教師  

5、社會實踐活動制度。  

學生到社會實踐基地勞動,高度重視安全,并有意識地創設情景,讓學生進行艱苦的體力與意志的鍛煉,實際動手,獨立生活,團隊協作,欣賞大自然風景。培養學生熱爰祖國、熱爰家鄉、熱爰勞動的良好品質和團隊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責任部門:政教處、團委、安全保衛處、年段長、班主任、任課教師  

參加者:各班級學生  

6、量化考核制度。  

每周對各班表現進行一次班級德育量化考評,將考評成績公布,期末進行匯總,學年綜合評定,作為該班主任的年度考核的重要條件,并作為評選先進班級的重要依據。  

責任部門:政教處         參加者:班主任、各班級學生  

7、新生入學訓練制度。  

新生入學進行必要訓練,主要內容。軍訓、學習常規、行為規范、校紀等,使學生確定全面發展的目標,迅速走上正軌,朝素質教育道路前進。  

責任部門:政教處、安全保衛處、團委、年段長、班主任  參加者:各班級學生8、實行安全責任制度。  

各年級、班級與校長鑒訂安全責任書,經常性的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請派出所干警、交警、法律教師來校做有關安全知識講座和法律知識講座。總務處經常性地檢查食堂飲食衛生、安全情況。每天實行兩位教師值日制度,實行每天(含午休、晚自習)巡視教學區等,消除不安全因素。指導學生穿好校服,注意文明禮儀,養成文明習慣。門衛按制度管好門房,做好外來客人入校登記手續,不得放閑雜人員進入校園、規定外時間學生不得隨意出入校門。班主任、任課教師要注意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尤其加強對寄宿生的管理,實行晚自習和寢室點名制度,經常性的進行寄宿生守則、寢室內務要求管理的教育。  

責任部門:政教處、安全保衛處、年段長、班主任    

參加者:全體教職員工、各班級學生  

9、體衛工作管理制度。  

在認真上好體育課的同時,堅持課間操、眼保健操、積極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加強各種運動隊訓練工作,注意防治近視眼等學生常見病,搞好校園衛生,重點抓好衛生保持工作,每天評比檢查。文娛體育活動時間不得侵占,繼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感化、訓導等方式落實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塑造完美人格。  

責任部門:政教處、年段長、班主任、  參加者:全體教職員工、各班級學生 10、團委、學生會工作管理制度。  

政教處、團委會、學生會互相配合,抓好學生管理,搞好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各項文娛體育活動和德育活動,豐富師生課余生活,真正把工作重點放在素質教育上。  

責任部門:政教處、團委、年段長、班主任   參加者:各班級學生  

11、寄宿生管理制度。  

宿舍管理人員要嚴格管理,班主任積極配合,加強管理。寄宿生必須嚴格遵守宿舍制度,努力養成良好的集體生活習慣,不允許隨便外宿逗留,不允許抽煙、喝酒,嚴禁在宿舍內打撲克、麻將,每個學生注意整好內務事務。要團結友愛互相關心,要管好自己的錢物,要愛護公物,搞好宿舍安全,不允許在宿舍點蠟燭和亂拉電線,不準外人留宿,非寄宿生不得隨意進入宿舍樓。  

責任部門:政教處、安全保衛處、生管、年段長、班主任 參加者:各班級寄宿生12、德育研究制度。  

各年級每月召開12次班主任工作例會,各年級每學期研究一次德育工作,年級部主任、班主任每學期必須寫出一篇水平較高的德育論文或德育工作經驗總結。否則沒有資格參加先進德育工作者或優秀班主任的評選。  

責任部門:政教處、年級部         參加者:班主任  

13、校園宣傳工作制度。  

學校宣傳欄在重大節日和學校重大活動中,每學期爭取出刊2--3,學生會組稿,負責出刊。各班黑扳報,每月出刊一次,由學生會負責評比,推動班級宜傳工作。  

責任部門:政教處、團委、學生會  

參加者:年級長、班主任、全體教職員工、各班級學生  

14、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制度。  

各班成立學生綜合素質的班級、班委評價委員會,做好每名學生素質評價工作,要求提醒學生、班主任、任課教師注意學生綜合素質行為材料的獲取、收集和保留。  

責任部門:政教處、年段長、班主任     參加者:各班級學生  

15、學生獎懲制度。  

學生表現突出,被評為三好生.優秀學生千部、先進班級集體的,符合學校獎勵條件的,按條例給予相應的獎勵表彰。平時某方面有特殊表現的,及時給予表揚,以弘揚正氣。各班要根據具體情況,獎勵學生上進,以精神鼓勵為主,物質鼓勵應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違紀學生一律按《莆田十七中學生違紀處分條例》,經行政會研究決定,給予必要的處分,維護學校紀律的嚴肅。  

責任部門:政教處、團委、年段長、班主任    參加者:各班級學生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組織與領導  

針對學校德育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全面反思、調研的基礎上,突出重點,科學規劃,認真研究改進問題的新方法、新舉措,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引領學校德育工作健康發展。  

1、加強學習。讓每一位教師能夠全面了解當前學校德育工作的現狀,存在的問題與發展趨勢,掌握先進的教育理論以及成功的管理經驗與方法,從而進一步開闊視野,拓寬思路,不斷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育人水平。  

2、加強研究。圍繞學校德育工作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確定科研課題,積極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  

3、加強管理。主管部門要樹立效能意識,全面、認真、細致地抓好計劃的落實及常規工作的布置、檢查、評估、反饋等工作環節,強化過程并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二)德育隊伍建設措施  

1、組織教師深入開展德育法規、文件、理論、典型經驗的學習活動,幫助廣大教師牢固樹立先進的育人理念,掌握科學的育人方法。  

2、配合學校推進師德建設。做好師德的督導檢查工作;評師活動,規范教師的言行,規范教師的育人行為,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典范。 3、大力推進班主任隊伍建設。  

1)有計劃的開展班主任培訓活動。通過學習、培訓,幫助班主任樹立全面、科學的育人觀,掌握班級管理工作的理論與方法,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育人水平,促班主任專業發展,實現班主任工作由""""的轉變。  

2)提高班主任工作技能。舉辦主題活動設計、主題班會、養成教育、班級環境管理、班風建設等班級常規工作達標創優活動,從而達到交流提高,優化工作之目的。  

3)加強班主任工作的檢查與指導。  

一是政教處、年級部在深入調研,了解情況的基礎上,要對班級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向班主任提出建設性意見,促其改進。  

二是繼續堅持班級工作的抽查、隨訪制度,堅持過程與結果并重的原則,對班主任工作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并不斷推出班主任工作的典型。  

(4)加強班主任后備力量的培養,認真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市區組織的班主任培訓活動。并在校內建立副班主任制度,采取以老帶新,舉辦專題培訓等方法,使青年教師能夠順利適應班主任工作,讓二中班主任隊伍始終充滿活力。  

4、加強政治教師、德育干部的培訓工作,充分發揮他的育人優勢,指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其健康成長。  5、有計劃的開展行后勤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廣大行政人員的育人意識、服務意識,“育人第一”的思想落實在日常工作之中。  

(三)學生培養措施  

1、深入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動。  

1)充分利用民族傳統節日,重要人物、事件紀念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開展民族精神主題教育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傳統美德及民族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2)從學生實際出發,開展形式多樣的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動。如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影片;閱讀愛國主義書籍;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唱愛國主義歌曲;舉辦主題征文、知識競賽、專題討論等活動,使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人心。  

2、深入開展“做一個文明有禮的”文明禮儀主題教育活動。  

1)依據《莆田十七中文明禮儀必修》,繼續開展禮儀知識宣傳教育活動,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日常生活、學習緊密相關的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以及國際禮儀知識。  

2)積極營造文明禮儀教育氛圍。開展“不文明行為擺、查、找”;“尋找身邊的道德細節”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學會自律,自覺遠離違規、違紀以及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樹立十七中學生良好的形象。  

3)深化養成教育活動,通過外出參觀、觀看體育比賽、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宣傳禮儀、踐行禮儀,展示十七中學生的風采。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1)全體教師在認真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班級德育量化評分細則”、“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細則”,明確學校對學生要求的基礎上,統一標準,統一要求,步調一致的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加以落實。  

2)依據“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班級德育量化評分細則”、“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細則”,結合學生實際突出抓好四個規范——規范語言,規范課間行為,規范校外行為,規范學習行為。 3)充分利用主題班會,通過多種教育形式,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針對日益增多的學生行為問題,要善于從心理角度分析學生過失,正確區分、對待心理問題和品德問題。著力幫助、引導學生克服不良個性心理,消除心理障礙,解決心理問題。在認真總結推廣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安排心理健康教師舉行心理輔導講座,進一步開設好心理咨詢,關注心理異常學生,幫助他們糾正心理偏差,建構健康心理。

5、加強學生的安全、法制教育,確保每一名學生的健康成長。  

1)強化安全法制教育工作的落實。堅持安全、法制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經常化和規范化,節假日、重大活動前要強化,并有詳細的措施。 2)加強后進生的轉化,確保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穩定。  

3)利用校本課程、校園廣播、櫥窗、板報、主題班會、專題講座、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普及安全法制知識,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  

4)針對突發事件,舉辦安全疏散演練活動,幫助學生掌握逃生方法,提高學生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四)校園文化建設措施  

積極優化德育環境,  在物質層面上,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注重美麗校園的熏陶,繼續發掘利用校園景點的育人因素,發揮教學樓內名人畫像、格言的育人功能,不斷更新和完善教學樓內的德育設施,力圖給學生以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營造濃郁的德育氛圍。注重班級環境的潤澤,進一步開展“溫馨教室”的創建活動,積極鼓勵學生愛惜和維護學習的良好環境,發揮想象和創意,將自己的班級建成一個溫馨、優美、潔凈的家。  

在文化層面,營造良好的校風;努力發揚“一身正氣、為人師表”的師風;努力倡導“勤奮善學,創新上進”的學風。形成“對人講真誠、對己講自尊、對事講責任、對社會講奉獻”的育人氛圍。  

1、挖掘校風、教風、學風的育人作用,培育師生的十七中精神,讓校風、學風、教風成為師生的自覺行為。  

2、加強班風、班集體建設,通過教育引導,活動創建,榜樣示范等多種形式,逐步確立"健康向上、團結互助、熱愛集體、刻苦求知"的班級文化。  

3、加強和改進學校的宣傳工作。辦好校園廣播、電視、板報以及學生刊物,廣泛開展時事政策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禮儀教育、雙規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傳播先進思想和主流文化。  

4、積極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辦好運動會等深受學生喜歡的節日,通過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興趣與愛好。  

5、繼續貫徹落實學校學校環境建設要求,積極開展班級環境建設示范班的創建活動,使班級環境、校園環境更加優美整潔。  

6、推進十七中德育網站建設工作,不斷充實網站內容,充分發揮十七中網站在育人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五)德育網絡建設措施  

1、辦好家長學校。  

1)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知識講座,下發學習材料、經驗交流等方式,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教子方法,不斷提高家長培訓活動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2)深入開展學習型家庭的創建活動,強化家長的學習意識,提高家長的人文素養,創建濃郁的家庭育人氛圍。  

2、創建學校社會教育協作體系,廣泛開展共建活動,積極爭取轄區單位的支持,使社區教育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為學校育人提供服務。  3、依托校外教育資源,有計劃的開展校外教育活動,讓學生走進社會、融入社會,并在活動的參與、體驗中提升素養。  

(六)德育機制建設措施  

不斷完善學校德育管理制度。對現有制度進行梳理,補充或重新修訂。完善年級部、班主任工作條例、家長學校制度、班級考評制度等。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實際,改進和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定辦法、班主任工作獎懲制度、班干部任職考核等德育評價機制,使之更加科學,容易操作。  

1、將教師育人工作情況,列為教師考核、評優、評先、職評、晉級的重要指標,促全員育人格局的形成。  

2、完善班主任聘用、培養、考核獎勵制度,實現規范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調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和主動性。  

3、逐步建立學生道德發展狀況和班級工作情況監控評估制度,對學生發展和班主任工作做出科學評價。

 

 

 

 

莆田十七中                                               2010.8

共有條評論 >>查看已有評論

我也說兩句(審核以后才能顯示)

  *該部分為必填部分

    欄目ID=100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衢州市| 廊坊市| 区。| 西乌| 慈溪市| 新闻| 六枝特区| 凤凰县| 大埔县| 开鲁县| 营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沅江市| 突泉县| 射洪县| 磴口县| 如皋市| 五指山市| 巢湖市| 海口市| 定兴县| 东乡族自治县| 紫阳县| 杭州市| 湘潭县| 库尔勒市| 闸北区| 天水市| 辽源市| 永修县| 佛山市| 邛崃市| 洛南县| 贞丰县| 合水县| 东乡| 隆化县| 涞水县| 武威市| 贵州省| 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