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新身份,從“心”開始——閩侯四中送給高一新生的入學心理調適指南
2021-10-21
為了幫助新生更快地適應新環境、新身份,減少疫情隔離對學生的影響,更好地應對新的變化和挑戰,閩侯四中德育處為高一剛入學的四中學子開展了一場入學心理調適講座,主講人是心理老師方玉芳。
這次講座包含三個方面:“什么是適應不良”、“適應不良的表現”、“如何應對適應不良”。
什么是適應不良
講座伊始,簡單的“抱拳”活動讓同學們體驗到了當慣性被改變后的不適應感,隨之引入了“新生適應不良綜合征”的概念——是對新生不能很好地適應學校新的環境,由此引起的心理上的焦慮感、罪惡感、疲倦感、煩亂感、無用感和行為上的不良癥狀的一種心理學概念,適應不良是每一個進入新環境的人或多或少都要經歷的一種心理歷程。
適應不良的表現
松懈心理、自卑心理、逆反心理、沉重心理、微妙心理
如何應對適應不良
1、 調整心態,坦然面對,樂于接受。
2、 樹立目標,制定學習計劃。
①分析自己的學習特點,充分利用自己身上的優勢,結合學科特征,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方法。
②恰當安排各項學習任務,面對自己的薄弱學科,做到不逃避不退縮,在學習時間上給予重點保證,使學習有秩序的進行。
3、 在人際關系方面做好心理準備:
①積極主動地結交一些好朋友,主動介紹自己,讓其他同學可以更快地了解和認識自己。在交往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主動換位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
②多多參加一些有益的文娛活動、社團活動、運動會等,既能充實自己的課余時間,又能快速融入大集體。
4、 學會疏解消極情緒。
① 接納情緒,允許自己有適應期,一般是一到兩周,如果時間太長或僅憑自身力量難以消解,及時尋求心理老師、班主任或親近同伴的幫助,打開心扉,及時溝通。
②還可以通過慢跑、記錄、聽音樂等方式。運動能夠使人變得更加樂觀開朗,在運動中能夠讓自己獲得一種釋放。舒緩的音樂能使人獲得身心的安寧,是對抗負面情緒的有效方法。
最后,同學們剛解鎖了“高中生”的身份,可能短期內會覺得適應有點困難,但只要我們以強大的耐心和毅力應對,保持一個好狀態,積極去面對每一天。相信你們一定能在四中遇見更優秀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