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藝術學校| 一起學習《民法典》
2024-07-12
2024年5月是我國第四個“民法典宣傳月”讓莆田藝術學校學子一起來學習吧!
1《民法典》的地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與此同時,它也是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如果說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護私權利,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繳納物業費、離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
2《民法典》的歷史民法典》的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3《民法典》的內容
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通篇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對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等作出明確詳實的規定,并規定侵權責任,明確權利受到削弱、減損、侵害時的請求權和救濟權等,體現了對人民權利的充分保障,被譽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
“總則”規定了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則,統領民法典各分編?倓t編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項重要的立法目的,體現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鮮明中國特色。同時,規定了民事權利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確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綠色原則等民法基本原則。
民法典的頒布,對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