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廈門九中暑期竹壩研學實踐夏令營
2018-08-07
為強化我校青少年社會實踐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創新精神、鍛煉實踐能力,我校開展了“2018年廈門市第九中學暑期研學實踐夏令營”活動,組織學生遠離家庭和學校,廣泛接觸和親近大自然,幫助他們拓展知識面,提高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促使其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7月12日至14日,我校百余名師生來到位于同安竹壩農場的廈門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體驗了為期三天的研學勞動實踐。活動內容是綜合及全面的,有針對性地培養了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勞動技能及體能,磨煉了堅強剛毅的意志品質,培養了團結協作相互關愛的精神,同時有效地升華了學生的人格修養。
雖然每一項活動都是普通的生活勞動實踐,卻是蘊含著深廣厚實的人生哲理。
插秧勞動,孩子們在泥濘的水田中跋涉,彎腰低頭,一退一播秧,一俯一抹汗,一滑一身泥,一行一歡笑。播秧,正是耕耘的開始,收獲的基礎,沒有艱辛的播種,何來快樂的收獲?竹壩中學黃校長自創一詩:手持青苗來插秧,低頭可見水中天。誰知后退方是進,六根清凈方是道。人生的智慧不正是蘊含在這播秧的勞動當中嗎?
體驗了播種的艱辛,方知萬事起步的不易。那么,當花生的根簇從地里破土而出時,豐繁的碩果抖落著如滿天星落般的泥土,那收獲是何等的痛快與興奮。正像是人生,當你做一件事時,你付出了很多,卻從不明顯見效,但只要你堅持努力,總有一天會驚喜地發現,努力的回報竟是出乎意料的豐厚。這就像是你每天辛勤地除草澆水,花生的果實在地底下慢慢地生長,而你卻不曾看見,但當收獲時節到來之時,花生的根破土而出時,方見滿滿的收獲。奮斗,不是如此嗎?
如果說插秧是奮斗的開頭,拔花生像是奮斗的收獲,那么手工香皂制作、南洋糕點制作便是努力的過程,是制作,更是創造!當你通過自己雙手,運用你的知識和智慧,付出辛勤的勞動,將手頭擁有的資源加以改造,制作出來了更具價值的物品來,這便是創造。
野外拉練,這群“上樓乘電梯,出門坐汽車”的城市娃娃,當面對風雨,徒步十里時,腿酸而不棄,汗流而不卻,正是因為看到身邊同學的勇往直前,受到身旁伙伴的鼓勵加油,相互扶持,共勉共進。因為不服輸、互鼓勁,團結協作,勇于堅持,方能到達前進的目標。
體驗播種之辛,感受勞動之艱,體會收獲之不易,得知貴在堅持,成在扶持,可愛的孩子們似乎一夜之間長大了,他們至此以后,每每用餐,坐有體統,食不戲語,彼此服務,顆粒不廢,一改在家挑三揀四的任性。這就是在勞動中感知“粒粒皆辛苦”的含義。
插秧、拔花生,手工勞動、拉練挑戰,可以說同學們一起爬山涉水、同甘共苦,所以彼此的感情漸濃漸深。當經過“風雨人生路”(體驗聾啞人救助盲人)的實踐體驗之后,在教官的長達半小時的心靈感化之下,孩子們觸動心弦,感動淚流,他們對感恩和愛有了更深沉的理解,伴隨著眼淚,他們內心傾瀉般地吶喊出“爸爸媽媽,我愛你們!老師!我愛你們!”……
生命,只有一次!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孩子們,在兩日的研學實踐活動中,終于理解了生命的珍貴,更理解了生命的責任。當綜合實踐基地的大樓中濃煙彌漫,警報急鳴,孩子們手持濕毛巾,嫻熟捂鼻,俯身快行,迅速有序地撤離了“火災事故現場”,很好地完成了綜合實踐基地消防演練的防災撤離行動。
從陌生到熟悉,從生疏到親密,雖然勞動辛苦,體驗到的確是無窮無盡、未曾有過的快樂!大家因緣而聚,因并肩作戰而深感榮幸,學會珍惜和感恩。因勞動實踐,學得真知,而欣慰自豪。在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特意安排的學生文藝匯演晚會中,九中學子暢快淋漓地展示了自己的才藝,師生同樂,載歌載舞,愉悅祥和的氣氛在高潮中涌蕩在整個竹壩農場的夜空里……
這就是我們的廈門九中竹壩研學實踐夏令營!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做一個優秀的人!
(文章轉載自:廈門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