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澤德育•校本實踐① | 福州四中喜迎元宵佳節 共傳民俗文化
2021-09-18
2月26日,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元宵節。大年初一是春節的燦爛開頭,元宵節則是一個浪漫結尾。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綿延至今,傳統的元宵佳節仍保留著許多熱鬧有趣的習俗。
作為“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我校持續開展了一系列優秀民俗文化進校園活動。
元夕張燈 油紙情濃
制作油紙傘 手繪紅燈籠
我們與上元燈節結一段浪漫情緣
陽光房里
美術組郭維奇老師
正帶領學生們體驗著油紙傘、
燈籠的制作工藝
從設計構圖、挑選材料,制作骨架,到裝燈、裱糊、上色……道道工序繁瑣,但同學們熱情不減。一個個工藝精良的油紙傘、式樣美觀的紅燈籠,不僅寄托著師生們對傳統民俗文化的高度認同,也訴說著我們對幸福生活的深切熱愛。 元宵快樂 -闔家歡樂-
畫一畫 貼一貼
每一盞燈里都裝滿了我祝福的心意
愿將最美好的時光
定格在這元宵之夜 元宵快樂 開開心心 鬧 花 燈
,時長00:37

元宵DIY活動
說到正月十五的頭牌吃食
非元宵莫屬
今日
我校書記、校長陳飛舟
德育處主任許國松
德育處副主任鄒丹帶領同學們
共同制作元宵
揉一揉,搓一搓,
我們都想試一試!
歡聲笑語中,
我們的元宵做好啦! 元宵快樂!
傳承千年古法技藝
堅守傳統美食文化
團一團 鬧一鬧
甜甜蜜蜜的手工元宵
送上我們最誠摯的節日祝福
送給我們最愛的老師們
寫春聯 送祝福
學校團委、學生會組織校書法社的學生們
寫春聯、送春聯
鋪紙研墨、即席揮毫
紅紅火火的春聯
飽含學生們美好的節日祝愿
節 日 簡 介
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元夕、燈夕、正月十五,既是一個獨立的節日,也是中國年的組成部分。
真實元宵節起源到底若何?《史記·樂書》載,“漢家祭祀太一,以昏時祀到明”。漢武帝頒布太初歷,采用夏歷建寅,月朔月望日是重要的時間節點。正月十五(月望日)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此時一元復始、大地春回。國人歷來重首尚新,正月望日的地位自然高出其他望日,更容易被選擇成為從事特殊活動的時日,這是“元宵”本義。
傳統元宵節有著觀燈彩、猜燈謎、放煙花、鬧社火、吃元宵、走百病、拜紫姑、碾蝗蟲、祭蠶神、聽香、送燈、偷菜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習俗活動。
繼承傳統習俗,賦予現代之美。古往今來,在同一輪明月下,人們共同描摹著、感懷著同一份民俗文化。一個個可感可愛的民俗場景的再現,不僅激活著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更彰顯著一份持久而昂揚的民族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