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銅盤中學快訊!福建2021年新高考方案出爐
2021-09-22
大變化
高考時間延長
高考總分分值組成有變
普通本科批志愿和投檔模式有變
藝術類本科批志愿改為專業平行志愿
……
12月29日,福建省教育廳發布《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安排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和《實施方案》解讀,正式明確了我省2021年高考安排和高招錄取辦法。
2021年,作為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試點省份,我省普通高考首次實行“3+1+2”新高考模式。那么,本次公布的《實施方案》具體有哪些變化?海峽教育報記者逐一為您解讀。
高考時間延長
2021年高考考試時間安排在6月7日至9日,共3天。具體如下:

02
高考總分分值組成有變
語文、數學、外語每科滿分150分,物理、歷史每門滿分100分,均按原始分記入總分。
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每門滿分100分,經轉換賦分后計入總分。
03
命題方式有變
2021年,我省普通高考科目實行“3+1+2”模式。
“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一命題;
“1”為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中選擇1門,“2”為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選擇2門,我省自主命題。
04
高校招生計劃編制有變
改革前,我省按文史、理工類安排招生計劃。
改革后,招生類別按照歷史科目組合、物理科目組合分列編制。
05
高招錄取切線模式有變
改革前,我省按文史、理工類分開劃線。
改革后,各類錄取控制分數線按歷史科目組合、物理科目組合分開劃線。
06
志愿設置和填報要求有變
普通類本科批志愿原則上按院校專業組填報,一個院校專業組即為一個獨立的志愿,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是否服從專業調劑。
與改革前相比,主要在志愿單位、志愿數量和填報要求等方面發生了變化。具體如下:
✔志愿單位
改革前,本科批次原則上以“院校”為志愿填報單位,1所院校即為1個志愿,按“院校+專業”的方式進行志愿填報。
改革后,本科批次原則上以“院校專業組”為志愿填報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即為1個志愿(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選項,下同),按“院校專業組+專業”的方式進行志愿填報。
✔志愿數量
改革前,普通類本科批常規志愿設置16個院校志愿,藝術類本科A批、B批常規志愿分別設置12個、16個專業志愿,體育類本科批常規志愿設置6個院校志愿。
改革后,普通類本科批常規志愿設置4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藝術類本科批省考階段常規志愿設置40個專業志愿,體育類本科批常規志愿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
✔填報要求
改革后,考生填報志愿時,選擇性考試科目須符合擬填報院校專業組的選考科目要求。
07
本科批次投檔模式有變
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依據考生成績,參考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按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兩類分列編制招生計劃、分開劃線,按類分批次分開投檔錄取。
普通類本科提前批第一志愿按梯度志愿投檔錄取模式,參考志愿和征求志愿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本科批招生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高職(專科)批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08
本科藝術類投檔模式有變
藝術類本科批投檔模式原則上由“一檔多投”改為平行志愿投檔。
✔藝術類本科提前批實行“院校+專業組”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本科批省考階段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省考階段為使用我省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成績,常規志愿設40個專業志愿;本科批校考階段實行“院校+專業組”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校考階段為使用校考成績錄取的院校,常規志愿設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
《實施方案》全文如下
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和《福建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閩政〔2016〕20號)精神,為落實《福建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閩政〔2019〕5號)確定的高考綜合改革任務,特制定2021年我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安排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遵循人才培養和選拔規律,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堅決扭轉唯分數、唯升學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從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科學選拔各類人才和維護社會公平出發,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堅持統籌兼顧、平穩過渡、簡捷高效、易于實施,建立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體制機制,提升我省招生考試錄取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水平,確保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維護招生工作公平公正。
二、主要內容
(一)考試安排
2021年,我省普通高考實行“3+1+2”模式,考試科目由全國統考科目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組成。其中“3”為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3門全國統考科目;“1”為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2”為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報考有外語口語考試要求專業的考生,還應參加全省統一組織的外語口語考試。
全國統考科目由全國統一命題,語文考試時長為150分鐘,數學和外語(含聽力)考試時長為120分鐘,外語聽力測試內容安排在外語筆試考試開始前進行。具體考試時間安排按教育部公布時間為準。
選擇性考試科目由我省自主命題,每門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擬參照全國統考科目的考試時間設置。其中,物理和歷史考試時間擬安排在6月8日9:00至10:15進行,化學擬安排在6月9日8:30至9:45進行,地理擬安排在6月9日11:00至12:15進行,思想政治擬安排在6月9日14:30至15:45進行,生物擬安排在6月9日17:00至18:15進行。
(二)成績組成
考生高考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考科目成績和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3每門滿分150分,物理、歷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每門滿分100分。語文、數學、外語、物理、歷史成績采用原始分計入;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成績依據《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賦分辦法》(閩教學〔2019〕7號)轉換后計入。如有政策性加分,則一并計入高考總成績。
(三)計劃編制
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類別分為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每類招生計劃按照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分列編制,高校按照教育部和我省有關計劃編制原則和要求編制招生計劃。選考物理科目的考生只能填報物理科目組合的院校和專業,選考歷史科目的考生只能填報歷史科目組合的院校和專業。
(四)錄取辦法
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按照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兩類分開劃線、按類分批次分開投檔。招生高校依據考生高考總成績,參考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由招生高校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確。本科批次招生原則上實施“院校+專業組”(以下簡稱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高職(專科)批次招生實施專業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本科院校根據人才培養需要和本科專業的科目要求設置若干院校專業組,一個院校專業組即為一個獨立的志愿,內設6個專業志愿,考生在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中均須選擇是否服從專業調劑。考生的選擇性考試科目與擬報院校專業組的科目要求相符時方可填報。
1.普通類
普通類錄取分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高職(專科)批3個批次,錄取按3個批次依次進行。按照普通類本科、專科招生計劃數的適當比例劃定普通類本科錄取控制線、專科錄取控制線和特殊類型錄取參考線。
(1)本科提前批。本科提前批為經教育部批準的部分高校單獨考試招生和各種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批次,設常規志愿和1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設置1個第一志愿和3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參考志愿,征求志愿設置8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志愿。第一志愿投檔比例原則上按招生計劃數的120%執行,或按專門規定比例投檔。參考志愿和征求志愿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的錄取模式,投檔比例按招生計劃數的100%執行(以下各批次相應投檔模式的投檔比例相同)。
在普通類本科提前批之后、普通本科批之前,進行高校農村專項計劃、地方農村專項計劃、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相關特殊類型項目招生錄取,設置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按特殊類型項目要求進行投檔錄取。其中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招生設1次征求志愿。
(2)本科批。本科批設常規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設置4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志愿。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的錄取模式。
(3)高職(專科)批。高職(專科)批設常規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設置4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愿。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的錄取模式。
2.藝術類
藝術類錄取分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高職(專科)批3個批次。按照普通類本科、專科錄取控制線和藝術類專業統考滿分成績的適當比例劃定藝術類本科、專科文化考試成績錄取控制線和專業錄取控制線。
(1)本科提前批。本科提前批招生院校和專業為經教育部批準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以及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的藝術類本科專業等,設常規志愿和1次征求志愿,征求志愿僅對我省有公布分省招生計劃的院校進行征求。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設置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實行符合投檔條件考生全部投檔的錄取模式。
(2)本科批。分為省考階段和校考階段依次進行錄取,省考階段為使用我省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成績錄取并執行我省統一投檔原則的院校專業,校考階段為使用校考成績錄取的院校。
省考階段設常規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設置4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愿。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按考生藝術類綜合分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的錄取模式。
校考階段設常規志愿和1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設置1個院校專業
組志愿,實行符合投檔條件考生全部投檔的錄取模式。
(3)高職(專科)批。設常規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設置4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愿。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按考生藝術類綜合分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的錄取模式。
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藝術類本科批省考階段及高職(專科)批,考生根據相應專業類別的綜合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藝術類本科批省考階段及高職(專科)批綜合分的計算方法按照《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實施辦法》(閩招委〔2013〕10號)執行。
3.體育類
體育類錄取分為本科批和高職(專科)批2個批次。按照普通類本科、專科錄取控制線和體育類專業統考滿分成績的適當比例劃定體育類本科、專科文化考試成績錄取控制線和專業錄取控制線。
(1)本科批。設常規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和每次征求志愿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志愿。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為院校專業組志愿,按考生體育類綜合分實行平行投檔的錄取模式。
(2)高職(專科)批。設常規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愿。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按考生體育類綜合分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的錄取模式。
體育類綜合分=高考總成績×30%+考生體育成績×7.5×70%。
(五)成績排序
1.普通類考生高考總成績排序。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前,應先根據考生高考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考生成績分數相同的,先按享受同等條件優先錄取的條件排序,再依次按語文數學兩科成績之和、語文或數學單科最高成績、外語成績、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最高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次高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如果位次仍相同,再比較考生志愿順序,順序在前者優先投檔,志愿順序相同則全部投檔,是否錄取由招生院校決定。
2.藝術類和體育類考生綜合分排序。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前,先根據藝術類考生和體育類考生綜合分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考生綜合分相同的,先按享受同等條件優先錄取的條件排序,再依次按高考總成績、語文數學兩科成績之和、語文或數學單科最高成績、外語成績、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最高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次高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如果位次仍相同,再比較考生志愿順序,順序在前者優先投檔,志愿順序相同則全部投檔,是否錄取由招生院校決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省委和省政府領導下,在省招委會統籌協調下,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把高考綜合改革作為各級黨政“一把手”工程,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完善統籌協調機制,按照“統一領導、部門協同、分級管理、各負其責”的原則,落實各級招委會、招生考試機構和招生高校的工作職責,細化工作方案,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強化疫情防控、風險防范和輿情應對,確保2021年高校招生考試錄取工作平穩實施。
(二)開展宣傳培訓。各級各有關部門、各類學校要加強對高考綜合改革政策特別是招生考試錄取規定的宣傳、解讀,統一組織教育系統內的培訓,讓每一位老師、學生、家長全面準確了解考試和錄取方案,給考生、家長和社會以明確穩定的預期。要創新咨詢服務方式方法,提高服務質量。加強輿情監測,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積極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三)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加大基礎教育投入,改善高中辦學條件,提升高中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完善高考再選科目保障機制。加強招生考試機構和隊伍建設,完善招生考試條件保障,高標準建設標準化考點、技術支持服務和信息安全管理系統。
(四)開展適應性考試。開展從報名、命題,到考試、評卷、錄取的全員全過程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全面檢驗新高考準備工作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完善程序、優化流程,為2021年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奠定基礎。
(五)加強監督管理。健全完善信息公開機制,規范公開程序和內容,強化招生信息安全。加強考試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嚴格遵守高校招生“30個不得”“八項基本要求”等規定。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嚴明考試招生工作紀律,加強考試招生全程監督,對違法違規行為,嚴格按照確定的程序和規定嚴肅處理。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遵循人才培養和選拔規律,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堅決扭轉唯分數、唯升學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從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科學選拔各類人才和維護社會公平出發,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堅持統籌兼顧、平穩過渡、簡捷高效、易于實施,建立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體制機制,提升我省招生考試錄取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水平,確保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維護招生工作公平公正。
二、主要內容
(一)考試安排
2021年,我省普通高考實行“3+1+2”模式,考試科目由全國統考科目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組成。其中“3”為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3門全國統考科目;“1”為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2”為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報考有外語口語考試要求專業的考生,還應參加全省統一組織的外語口語考試。
全國統考科目由全國統一命題,語文考試時長為150分鐘,數學和外語(含聽力)考試時長為120分鐘,外語聽力測試內容安排在外語筆試考試開始前進行。具體考試時間安排按教育部公布時間為準。
選擇性考試科目由我省自主命題,每門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擬參照全國統考科目的考試時間設置。其中,物理和歷史考試時間擬安排在6月8日9:00至10:15進行,化學擬安排在6月9日8:30至9:45進行,地理擬安排在6月9日11:00至12:15進行,思想政治擬安排在6月9日14:30至15:45進行,生物擬安排在6月9日17:00至18:15進行。
(二)成績組成
考生高考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考科目成績和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3每門滿分150分,物理、歷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每門滿分100分。語文、數學、外語、物理、歷史成績采用原始分計入;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成績依據《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賦分辦法》(閩教學〔2019〕7號)轉換后計入。如有政策性加分,則一并計入高考總成績。
(三)計劃編制
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類別分為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每類招生計劃按照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分列編制,高校按照教育部和我省有關計劃編制原則和要求編制招生計劃。選考物理科目的考生只能填報物理科目組合的院校和專業,選考歷史科目的考生只能填報歷史科目組合的院校和專業。
(四)錄取辦法
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按照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兩類分開劃線、按類分批次分開投檔。招生高校依據考生高考總成績,參考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由招生高校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確。本科批次招生原則上實施“院校+專業組”(以下簡稱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高職(專科)批次招生實施專業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本科院校根據人才培養需要和本科專業的科目要求設置若干院校專業組,一個院校專業組即為一個獨立的志愿,內設6個專業志愿,考生在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中均須選擇是否服從專業調劑。考生的選擇性考試科目與擬報院校專業組的科目要求相符時方可填報。
1.普通類
普通類錄取分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高職(專科)批3個批次,錄取按3個批次依次進行。按照普通類本科、專科招生計劃數的適當比例劃定普通類本科錄取控制線、專科錄取控制線和特殊類型錄取參考線。
(1)本科提前批。本科提前批為經教育部批準的部分高校單獨考試招生和各種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批次,設常規志愿和1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設置1個第一志愿和3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參考志愿,征求志愿設置8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志愿。第一志愿投檔比例原則上按招生計劃數的120%執行,或按專門規定比例投檔。參考志愿和征求志愿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的錄取模式,投檔比例按招生計劃數的100%執行(以下各批次相應投檔模式的投檔比例相同)。
在普通類本科提前批之后、普通本科批之前,進行高校農村專項計劃、地方農村專項計劃、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相關特殊類型項目招生錄取,設置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按特殊類型項目要求進行投檔錄取。其中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招生設1次征求志愿。
(2)本科批。本科批設常規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設置4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志愿。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的錄取模式。
(3)高職(專科)批。高職(專科)批設常規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設置4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愿。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的錄取模式。
2.藝術類
藝術類錄取分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高職(專科)批3個批次。按照普通類本科、專科錄取控制線和藝術類專業統考滿分成績的適當比例劃定藝術類本科、專科文化考試成績錄取控制線和專業錄取控制線。
(1)本科提前批。本科提前批招生院校和專業為經教育部批準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以及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的藝術類本科專業等,設常規志愿和1次征求志愿,征求志愿僅對我省有公布分省招生計劃的院校進行征求。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設置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實行符合投檔條件考生全部投檔的錄取模式。
(2)本科批。分為省考階段和校考階段依次進行錄取,省考階段為使用我省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成績錄取并執行我省統一投檔原則的院校專業,校考階段為使用校考成績錄取的院校。
省考階段設常規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設置4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愿。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按考生藝術類綜合分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的錄取模式。
校考階段設常規志愿和1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設置1個院校專業
組志愿,實行符合投檔條件考生全部投檔的錄取模式。
(3)高職(專科)批。設常規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設置4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愿。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按考生藝術類綜合分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的錄取模式。
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藝術類本科批省考階段及高職(專科)批,考生根據相應專業類別的綜合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藝術類本科批省考階段及高職(專科)批綜合分的計算方法按照《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實施辦法》(閩招委〔2013〕10號)執行。
3.體育類
體育類錄取分為本科批和高職(專科)批2個批次。按照普通類本科、專科錄取控制線和體育類專業統考滿分成績的適當比例劃定體育類本科、專科文化考試成績錄取控制線和專業錄取控制線。
(1)本科批。設常規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和每次征求志愿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志愿。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為院校專業組志愿,按考生體育類綜合分實行平行投檔的錄取模式。
(2)高職(專科)批。設常規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設置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愿。常規志愿和征求志愿均按考生體育類綜合分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的錄取模式。
體育類綜合分=高考總成績×30%+考生體育成績×7.5×70%。
(五)成績排序
1.普通類考生高考總成績排序。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前,應先根據考生高考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考生成績分數相同的,先按享受同等條件優先錄取的條件排序,再依次按語文數學兩科成績之和、語文或數學單科最高成績、外語成績、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最高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次高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如果位次仍相同,再比較考生志愿順序,順序在前者優先投檔,志愿順序相同則全部投檔,是否錄取由招生院校決定。
2.藝術類和體育類考生綜合分排序。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前,先根據藝術類考生和體育類考生綜合分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考生綜合分相同的,先按享受同等條件優先錄取的條件排序,再依次按高考總成績、語文數學兩科成績之和、語文或數學單科最高成績、外語成績、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最高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次高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如果位次仍相同,再比較考生志愿順序,順序在前者優先投檔,志愿順序相同則全部投檔,是否錄取由招生院校決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省委和省政府領導下,在省招委會統籌協調下,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把高考綜合改革作為各級黨政“一把手”工程,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完善統籌協調機制,按照“統一領導、部門協同、分級管理、各負其責”的原則,落實各級招委會、招生考試機構和招生高校的工作職責,細化工作方案,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強化疫情防控、風險防范和輿情應對,確保2021年高校招生考試錄取工作平穩實施。
(二)開展宣傳培訓。各級各有關部門、各類學校要加強對高考綜合改革政策特別是招生考試錄取規定的宣傳、解讀,統一組織教育系統內的培訓,讓每一位老師、學生、家長全面準確了解考試和錄取方案,給考生、家長和社會以明確穩定的預期。要創新咨詢服務方式方法,提高服務質量。加強輿情監測,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積極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三)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加大基礎教育投入,改善高中辦學條件,提升高中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完善高考再選科目保障機制。加強招生考試機構和隊伍建設,完善招生考試條件保障,高標準建設標準化考點、技術支持服務和信息安全管理系統。
(四)開展適應性考試。開展從報名、命題,到考試、評卷、錄取的全員全過程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全面檢驗新高考準備工作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完善程序、優化流程,為2021年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奠定基礎。
(五)加強監督管理。健全完善信息公開機制,規范公開程序和內容,強化招生信息安全。加強考試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嚴格遵守高校招生“30個不得”“八項基本要求”等規定。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嚴明考試招生工作紀律,加強考試招生全程監督,對違法違規行為,嚴格按照確定的程序和規定嚴肅處理。
最后
一起來看看
省教育廳關于《實施方案》
具體解讀
↓↓↓
福建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排
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解讀
一、關于考試與成績
1.2021年全國統考科目有哪些?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有哪些?
2021年,我省普通高考實行“3+1+2”模式,考試科目由3門全國統考科目和3門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組成。
“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下同)3門,由國家統一命題。其中,外語科目考生在高考報名時可以從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6個語種中任選1個語種。
“1”為考生在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由我省自主命題。
“2”為考生在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由我省自主命題。
2.考試時間如何安排?
考試時間安排在6月7日至9日,共3天。語文科目考試時長為150分鐘,數學、外語科目考試時長均為120分鐘,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每科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具體考試安排為:

全國統考科目的考試安排以教育部統一公布的安排為準,如有調整,我省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考試安排相應調整。
3.高考文化總分是如何組成的?
2021年,我省普通高考文化總分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考科目成績和3門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滿分為750分。
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考科目,每門滿分為150分,均以原始分計入。
3門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為100分。其中,物理、歷史成績以原始分計入,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成績依據《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賦分辦法》轉換后計入。
4.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再選科目考試成績的等級分是如何轉換的?
等級分是按統一規則,由原始分進行等級劃定后,再由等級轉換而來的分數。在轉換時以30分作為等級轉換分的賦分起點,等級轉換分滿分為100分。
第一步,將每科考生的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為15%、35%、35%、13%和2%。
第二步,將A至E等5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原則,分別轉換到100~86分、85~71分、70~56分、55~41分和40~30分五個分數區間,得出考生的等級轉換分。
每科計算等級轉換的基數為實際參加該科目考試的全部考生人數(含物理科目組合和歷史科目組合的全部考生)。
二、關于招生計劃編制和錄取批次設置
5.2021年招生計劃是如何編制的?
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類別分為普通類(含物理科目組普通類、歷史科目組普通類,下同)、藝術類(含物理科目組藝術類、歷史科目組藝術類,下同)、體育類(含物理科目組體育類、歷史科目組體育類,下同),各類招生計劃按照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兩類分列編制。
高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對人才需求的分析、預測,結合學校辦學條件、畢業生就業情況和生源情況,按教育部和我省有關計劃編制原則和要求編制招生來源計劃。可不編制分省計劃的特殊類型招生,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6.2021年招生錄取批次是如何設置的?
普通類錄取分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高職(專科)批3個批次。
藝術類錄取分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含省考階段、校考階段)和高職(專科)批3個批次。
體育類錄取分為本科批和高職(專科)批2個批次。
三、關于志愿設置和填報
7.2021年在志愿設置和填報方面有哪些主要變化?
與改革前相比,主要在志愿單位、志愿數量和填報要求等方面發生了變化。
(1)志愿單位改革前,本科批次原則上以“院校”為志愿填報單位,1所院校即為1個志愿,按“院校+專業”的方式進行志愿填報。
改革后,本科批次原則上以“院校專業組”為志愿填報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即為1個志愿(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選項,下同),按“院校專業組+專業”的方式進行志愿填報。
(2)志愿數量改革前,普通類本科批常規志愿設置16個院校志愿,藝術類本科A批、B批常規志愿分別設置12個、16個專業志愿,體育類本科批常規志愿設置6個院校志愿。
改革后,普通類本科批常規志愿設置4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藝術類本科批省考階段常規志愿設置40個專業志愿,體育類本科批常規志愿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
(3)填報要求改革后,考生填報志愿時,選擇性考試科目須符合擬填報院校專業組的選考科目要求。
8.如何理解“院校專業組+專業”的志愿模式?“院校專業組”指的是某一高校對考生選考科目要求相同的專業的組合。一所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對考生的選考科目要求相同。
例:“A大學專業組1”選考科目要求為首選科目物理、再選科目不限,包括通信工程等若干專業;“A大學專業組2”選考科目要求為首選科目物理、再選科目化學或生物,包括臨床醫學等若干專業。如考生擬報考A大學通信工程和臨床醫學2個專業,應符合以上2個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填報“A大學專業組1”和“A大學專業組2”兩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并分別在兩個院校專業組中填報通信工程、臨床醫學專業志愿。
9.各批次志愿是怎樣設置的?
(1)普通類本科提前批常規志愿設1個第一志愿和3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參考志愿,均為院校專業組志愿。
本科批常規志愿設4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專科批常規志愿設40個專業志愿。各批次常規志愿錄取結束后,設置征求志愿。
(2)藝術類本科提前批常規志愿設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
本科批分為分為省考階段和校考階段依次進行錄取,省考階段為使用我省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成績錄取并執行我省統一投檔原則的院校專業,常規志愿設40個專業志愿,校考階段為使用校考成績錄取的院校,常規志愿設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
專科批常規志愿設40個專業志愿。各批次常規志愿錄取結束后,設置征求志愿。
(3)體育類本科批常規志愿設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專科批常規志愿設20個專業志愿。
各批次常規志愿錄取結束后,設置征求志愿。
10.特殊類型志愿是如何設置的?填報特殊類型志愿有何要求?
在普通類本科提前批之后、普通類本科批之前,進行相關特殊類型招生錄取,設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按特殊類型項目要求進行投檔錄取。其中,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招生設1次征求志愿。
特殊類型招生一般都有特殊條件要求,考生需要對照自身條件符合相關院校相應要求方可填報。
11.志愿填報時,考生選考科目應如何對應高校專業選考范圍要求?
高校依據教育部有關文件要求,提出本校招生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考生應對應高校招生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精準報考。
一是要符合首選科目要求。物理科目組合下的專業組,只有首選科目為物理的考生才能填報;歷史科目組合下的專業組,只有首選科目為歷史的考生才能填報。
二是要符合再選科目要求。(1)招生專業不提再選科目要求的,符合首選科目要求的考生均可報考。
(2)招生專業提出1門再選科目要求的,考生必須選考該科目方可報考。例如某校某專業組對化學科目提出要求,符合首選科目要求且選考化學的考生才能報考。
(3)招生專業提出2門再選科目要求且均須選考的,考生須同時選考這2門科目方可報考。例如某校某專業組同時對化學和生物科目提出要求,符合首選科目要求且同時選考化學和生物科目的考生才能報考。
(4)招生專業提出2門再選科目要求且只須選考其中1門的,考生選考該2門科目中的任意1門即可報考。例如某校某專業組要求考生選考化學或生物科目,符合首選科目要求且只要選考科目中有化學或生物科目的考生即可報考。
12.如何查詢招生院校對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要求?
各招生院校在2019年確定的院校專業組對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要求發布在福建省教育廳官網(http://jyt.fujian.gov.cn/)“專題”中“福建省高考綜合改革”欄目,可先查詢參考,具體以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招生計劃為準。
13.考生填報志愿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考生要認真做好填報志愿的準備工作,仔細閱讀我省有關招生政策和擬報考高校的招生章程,根據自己的成績、志向、體檢結論等,慎重報考。
四、關于投檔錄取
14.2021年普通類的錄取方式是什么?
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依據考生成績,參考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按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兩類分列編制招生計劃、分開劃線,按類分批次分開投檔錄取。
普通類本科提前批第一志愿按梯度志愿投檔錄取模式,參考志愿和征求志愿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本科批招生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高職(專科)批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15.2021年藝術類的錄取方式是什么?
藝術類本科提前批實行“院校+專業組”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本科批省考階段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本科批校考階段實行“院校+專業組”志愿投檔錄取模式;高職(專科)批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16.2021年體育類的錄取方式是什么?
體育類本科批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高職(專科)批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17.如何理解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規則?
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是以院校專業組為投檔單位,按考生投檔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檢索考生所填院校專業組志愿,符合投檔條件的即向該院校專業組投檔,如沒有符合投檔條件的則不能投檔。上述過程完成后,無論檔案是否投出,均視為該考生已享受了本次平行志愿投檔機會。
如果考生檔案投檔到某院校專業組后,因故被退出,將不再補投到該次考生所填報的其它院校專業組志愿。
18.平行志愿投檔時,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考生的投檔分是如何構成的?
普通類考生的投檔分為高考總成績(含政策性加分)。
藝術類和體育類考生的投檔分由高考總成績(含政策性加分)和專業分按一定比例構成。
(1)藝術類綜合分的計算方法為:①編導類的綜合分=高考總成績×60%+考生省級專業統考成績×2.5×40%。②書法類的綜合分=高考總成績×50%+考生省級專業統考成績×2.5×50%。③美術、播音與主持類的綜合分=高考總成績×40%+考生省級專業統考成績×2.5×60%。④音樂、舞蹈、表演類的綜合分=高考總成績×30%+考生省級專業統考成績×2.5×70%。
(2)體育類綜合分=高考總成績×30%+考生體育成績×7.5×70%。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所有高考加分項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不安排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的招生項目。
19.平行志愿投檔時,考生投檔分相同時如何排序?
1.普通類考生高考總成績排序。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前,應先根據考生高考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考生成績分數相同的,先按享受同等條件優先錄取的條件排序,再依次按語文數學兩科成績之和、語文或數學單科最高成績、外語成績、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最高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次高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如果位次仍相同,再比較考生志愿順序,順序在前者優先投檔,志愿順序相同則全部投檔,是否錄取由招生院校決定。
2.藝術類和體育類考生綜合分排序。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前,先根據藝術類考生和體育類考生綜合分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考生綜合分相同的,先按享受同等條件優先錄取的條件排序,再依次按高考總成績、語文數學兩科成績之和、語文或數學單科最高成績、外語成績、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最高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次高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如果位次仍相同,再比較考生志愿順序,順序在前者優先投檔,志愿順序相同則全部投檔,是否錄取由招生院校決定。
五、關于適應性考試
20.為什么要舉行“適應性考試”?
我們借鑒第二批改革試點省份的經驗做法,準備在2021年1月至4月和其他7省同步開展從報名、命題,到考試、評卷、錄取的全真全員全過程新高考適應性考試。高考報名考生全部參加適應性考試,考試時間為2021年1月23日至25日3天,志愿填報和錄取工作安排在4月份進行。
開展2021年新高考適應性考試,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全面檢驗2021年新高考準備工作情況,為新高考各環節實施提前進行一次預演,也是為了使考生熟悉考試、志愿填報和高校了解錄取的流程及基本方法,及早發現新高考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隱患,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點進行評估和研判,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預案、規避工作風險,使方案做到社會易于理解、考生易于參與、高校易于錄取,為2021年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奠定基礎。
21.如何正確對待“適應性考試”?
考生和家長要正確看待適應性考試,既要動員考生積極參加,把它當作一次難得的練兵機會,但不能將適應性考試和錄取的結果與正式高考考試、錄取的結果掛鉤,使其真正定位于“適應性考試”。
為確保適應性考試工作達到預期效果,將嚴格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和新高考的工作標準和要求,對考生報名、命題制卷、考場編排、考試組織、掃描評卷、志愿填報和投檔錄取等全過程全鏈條開展全真演練,做到標準不降、步驟不減、程序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