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駛向新的輝煌
廈門市同安職業技術學校,是廈門市職教領域中一個倍受矚目,冉冉升起的明星,它正用“面向市場,突出特色,服務就業”的指導思想,“技能訓練為主,教學、培訓并重”的辦學特色為新時代的弄潮兒插上奮飛的翅膀,架起成功的橋梁。多年來,同安職業技術學校為廈門市許多的大、中型企業及醫院輸送了急需的實用型技術人才,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交相贊譽。本期節目將與您一起走進廈門市同安職業技術學校,放飛希望,超越夢想!
駛向新的輝煌
——同安職業技術學校發展紀實
素有“海濱鄒魯之地、聲名文物之邦”美譽的千年古邑——同安,既積淀了深厚的古代文化,也流淌著燦爛的現代文明。座落在同安古城內的廈門市同安職業技術學校,在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聯姻中誕生,在現代文明和古代文化的沐浴下長大。她年青茁壯,英姿颯爽。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詩福,市教育局副局長任勇,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吳學香,區委書記高玉順,區長陳琛,區政協主席郭永輝,同安區委副書記、教育工委盧曉東書記,區人大副主任蘇志強,同安職業技術學校書記、校長王安進,同安區四套班子領導,各鎮(街、場)黨委(黨工委)書記、鎮長(主任、場長),同安區十七所中小學校領導,廈門市各職業學校領導,校企聯辦企業等。
民主凝聚力量,團結成就偉業。以王安進為校長的學校領導班子,精誠團結、勇于開拓、銳意進取。堅持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有機統一,一方面實行民主管理制度,確立了重大事項的“三會”制,即校長辦公會(支務會)、教務會、教代會。一方面實行校長負責制,教師聘任制。促使學校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同安職校的領導班子懂得,教師是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校的興衰成敗。多年來,學校始終把教師的培養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程,抓好師資隊伍建設。近年來,學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優化師資隊伍。如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聘請校外專家開設專題講座,定期派教師參加省、市、區職教培訓和教研活動等。經過艱苦砥礪和鍛造,一支“科研型、專家型”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正在快速成長,優秀的教師團隊確保了教師結構的合理和教師隊伍的穩定,同時也使得同安職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如虎添翼。這支高素質青年教師隊伍現有在編教職工105人,其中有高級職稱15人,中級職稱48人。
優秀的人才保障加上精良的物質基礎,使得同安職校放手科研興教。近年來,學校承擔并完成了廈門市國家課題的子課題“以就業為導向的中等職業教育課程與教材改革研究與實踐”的《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課程與教材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的研究課題。此外,學校老師的教學論文多次參加區、市級論文交流并獲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做大做強同安職業教育,培育一批專門型、技能型、服務型的市場化人才。同安職校在廈門市、同安區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于2008年秋季,入駐新校園。新校園占地180畝,建筑面積近6萬平方,總投資額約為1.1億元。學校建有教學樓、行政辦公樓、實訓樓、學生食堂、學生宿舍樓、圖書館等一大批基礎設施。
如今,走進同安職校,你會立刻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生機與活力:寬敞整潔的教室充滿人文、書香的氣息;干凈整潔的宿舍,讓學生感覺有家的溫馨;干凈的學生食堂、讓來自各地的學子可以品嘗到不同風味的佳肴;設施齊備的運動場上,讓莘莘學子鍛煉了強健的體魄;藏書豐富的圖書館,為學子拓展視野開辟了一方新的天地……
同安職校自辦學以來,就牢固樹立“學會吃苦,學會做人,懂技術,能創業”的辦學理念。端正辦學指導思想,合理定位培養目標。堅持以社會、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為辦學方向,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
在專業設置上,同安職專緊貼市場需求辦學,除了繼續做強“數控、機修、電子、護理”等骨干專業品牌外,還把把目光瞄準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和特區發展,人才需求大的重要領域,同時緊緊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開設了“計算機應用、旅游服務與管理、汽車應用與維修、制冷設備與維修、烹飪、物流管理、機電一體化、電子商務”等十七個社會熱門專業。在注重專業設置的創新及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學校更突出增加學生的實踐動手機會,不斷完善實習設備。現今,學校主要教學配備有專供實訓用的實訓車間40間,音樂室、形體訓練廳、實習餐廳、客房、汽修車間、數控機床、普通機床、電子車間、鉗工車間、助產、護理、藥劑實習場所、旅游實訓室、烹飪實訓室等。此外,學校還配有多媒體教室8間、電化教室、語音室、計算機中心、電子備課室等,建有校園廣播系統、校園網站,初步實現網絡校校通。這些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專業技能訓練空間,使學生專業技能得到較大程度的強化,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和創業奠定了堅強的技能基礎。
與此同時,學校還注意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多年來,學校把德育放在首位,堅持“先成人,再成才”的德育工作目標。多方面、常態化地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德育教育活動,如國旗下演講、主題班隊會、建立德育墻,宣傳欄、開展五四運動、國慶等富有紀念意義的節日教育活動;以及其他一些主題競賽活動,如演講、詩歌朗誦、書法,田徑運動會、文化藝術活動等等。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校園文化生活,還促進了學生優良品德的形成。
“面向市場,突出特色,服務就業”是同安職校的辦學指導思想,“技能訓練為主,教學、培訓并重” 是同安職校的辦學特色。多年來,學校充分利用現有設施設備、師資等資源優勢,開展面向社會的崗前就業培訓、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等社會培訓工作。學校成立,對電工、叉車、焊工、架子工、制冷、無線電裝接工、起動機械等技能進行培訓與鑒定。多年來,這些培訓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我區“三農”工作和提高專業人才素質做出積極的貢獻。
根植于千年古邑,吐納著時代的氣息。嚴謹的學風和良好的社會形象,讓天南海北志存高遠的精英學子翩然而至。學校現有在校生2195人,共計50個 教學班,三年后的辦學規模將擴大到3000人。
招生與就業是職業學校生存與發展的兩條主線。同安職校在抓好招生的同時,成立實習就業指導中心,指導畢業生就業。同時創新辦學模式,采取“校企聯合辦學、校校聯合辦學”兩種方式,拓寬畢業生的就業渠道。近年來,學校與廈門東綸紡織公司、銀祥集團、高時石材公司、凱歌高爾夫等企業聯合辦學,分別開辦了“紡織技術”、“電子商務”、“石材工程”、“高爾夫球服務”等職業中專班;與永安、廣昌黨校、福建化工學校等學校聯合辦學,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達到了聯辦雙方“共贏”的局面。這些措施的推行,不但培養出了實用型的高素質的人才,而且還拓寬了畢業生的就業前景,每年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6%以上。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團結務實、拼搏進取的同安職校人,正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打造新的“職校品牌”。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充滿無窮活力和魅力的同安職業技術學校,必將承載著三十年來的深厚文化與歷代同安職校人的宏偉夢想,乘風破浪,揚帆遠航,駛向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注:本文為福建電視臺新視野欄目在同安職校落成慶典之際所作的專題片解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