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福建中考生物學大綱(附模擬題及答案)
2016福建中考生物學大綱(附模擬題及答案)
一、考試性質
初中生物學學業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終結性考試,目的是全面、準確地反映初中畢業生是否達到《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所規定的生物學科學業水平。考試結果既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也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之一。
二、命題依據
以《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指導,以《2016年福建省初中學業考試大綱(生物)》為依據,結合初中生物學教學實際進行命題。
三、命題原則
貫徹教育部有關中考命題改革的意見,落實省教育廳有關中考命題文件的精神。命題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導向性:正確發揮考試對教學的導向作用,凸顯學科特點、加強實驗教學,引導教師改進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提升科學素養。
2.基礎性:面向全體學生,加強考查初中生物學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考試內容應注意選擇學生熟悉的、發生在身邊的生物學問題,及對學生今后可持續性學習發展有用的知識。
3.時代性:了解生物科學技術發展狀況,關注初中生物學與科學、技術、社會和環境的關系。
4.科學性:嚴格按照命題的程序和要求組織命題,控制主觀題、客觀題比例和難度。試題要科學、嚴謹,避免出現科學性、技術性的錯誤。
5.開放性:適當增加試題形式,力求思維過程、答案的多樣化,注重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尊重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三、適用范圍
全日制義務教育八年級學生生物學學業考試。
四、內容目標
1.對考試能力的要求
(1)識記能力:再認知識;辨識事實性證據;描述事物特征。
(2)理解能力:舉例說明知識;對相關知識進行解釋、推斷、分類、比較。
(3)實驗與探究能力:正確使用顯微鏡等常用實驗儀器和工具,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方法,初步掌握實驗探究的一般方法。
(4)信息處理能力:能從圖文資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并初步進行分析和處理。
(5)應用能力: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6)評價能力:能依據一定的標準,對所涉及的事物進行檢查與評判。
2.對考試目標層次的要求
(1)Ⅰ:對所列知識點要知道其含義,能夠在試題所給予的相對簡單的情境中識別和使用它們。
(2)Ⅱ:理解所列知識和其他相關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并能在較復雜的情境中綜合運用其進行分析、判斷、推理和評價。
3.對考試知識內容的要求
主題一、科學探究
知識內容 要求
1-1 提出問題:能發現并書面表述與生物學相關的、可以探究的問題 Ⅱ
1-2 作出假設:應用已有知識,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可能的設想 Ⅱ
1-3 制訂計劃:擬訂探究計劃;列出所需要的材料與用具;設計對照實驗,控制單一變量,重復多次實驗 Ⅱ
1-4 實施計劃:收集可靠的證據、數據,并能評價證據、數據的可靠性 Ⅱ
1-5 得出結論:用多種方式來描述現象,分析和判斷證據、數據,得出結論 Ⅱ
主題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知識內容 要求
2-1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1)描述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 Ⅰ
(2)概述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制作臨時裝片的過程 Ⅱ
(3)闡明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Ⅱ
(4)列舉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的例子 Ⅰ
(5)區別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不同點 Ⅱ
(6)描述細胞核在遺傳中的重要功能 Ⅰ
2-2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
(1)描述細胞分裂、分化的基本過程 Ⅰ
(2)識別人體的幾種基本組織 Ⅰ
(3)識別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 Ⅰ
2-3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1)描述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Ⅰ
(2)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 Ⅰ
主題三、生物與環境
知識內容 要求
3-1生物的生存依賴一定的環境
(1) 列舉水、溫度、空氣、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 Ⅰ
(2) 舉例說明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有密切的聯系 Ⅱ
3-2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1) 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 Ⅱ
(2) 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Ⅰ
(3) 描述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Ⅰ
3-3 生物圈是人類與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
(1) 描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Ⅰ
(2) 認同保護生物圈的重要性 Ⅰ
主題四、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知識內容 要求
4-1 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
(1) 解釋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 Ⅱ
(2) 概述開花和結果的過程 Ⅱ
4-2 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
(1) 描述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 Ⅰ
(2) 描述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 Ⅰ
4-3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 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Ⅱ
(2) 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Ⅰ
4-4 綠色植物對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1) 概述綠色植物為許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Ⅱ
(2) 說明綠色植物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Ⅱ
(3) 描述綠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中的作用 Ⅰ
主題五、生物圈中的人
知識內容 要求
5-1人的食物來源于環境
(1)列舉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Ⅰ
(2)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Ⅰ
(3)描述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Ⅰ
(4)認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Ⅰ
5-2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供給
(1)描述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 Ⅰ
(2)概述血液循環 Ⅱ
(3)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Ⅰ
(4)描述發生在肺部及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 Ⅰ
(5)描述能量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Ⅰ
5-3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
(1)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 Ⅰ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Ⅱ
5-4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生命活動
(1)描述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 Ⅰ
(2)概述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Ⅱ
(3)描述人體通過眼、耳等感覺器官獲取信息 Ⅰ
(4)列舉人體的激素參與生命活動調節的例子 Ⅰ
主題六、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知識內容 要求
6-1動物的運動
說明動物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 Ⅱ
6-2動物的行為
(1)區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Ⅱ
(2)列舉動物的社會行為 Ⅰ
主題七、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
知識內容 要求
7-1人的生殖和發育
(1)描述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Ⅰ
(2)解釋受精過程 Ⅱ
(3)解釋人的胚胎發育過程 Ⅱ
7-2 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1)列舉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Ⅰ
(2)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Ⅰ
(3)描述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Ⅰ
7-3 植物的生殖
(1)列舉植物的無性生殖方式 Ⅰ
(2)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Ⅰ
7-4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1)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Ⅱ
(2)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 Ⅰ
(3)舉例說明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 Ⅱ
(4)解釋人的性別決定 Ⅱ
(5)列舉生物的變異現象 Ⅰ
主題八、生物的多樣性
知識內容 要求
8-1 生物的多樣性
(1) 根據一定的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 Ⅱ
(2) 描述病毒、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Ⅰ
(3) 概述植物(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Ⅱ
(4) 描述無脊椎動物不同類群(如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Ⅰ
(5)概述脊椎動物不同類群(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Ⅱ
(6) 說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 Ⅱ
8-2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
(1) 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Ⅱ
(2) 描述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生物進化理論 Ⅰ
主題九、生物技術
知識內容 要求
9-1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術
(1) 列舉發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Ⅰ
(2) 說明食品腐敗的原因 Ⅱ
(3) 列舉保存食品的一般方法 Ⅰ
9-2 現代生物技術
(1) 描述克隆技術的應用 Ⅰ
(2) 描述生物技術的發展對個人、社會和環境的影響 Ⅰ
主題十、健康的生活
知識內容 要求
10-1 健康地度過青春期
(1) 描述青春期的發育特點 Ⅰ
(2) 描述青春期衛生保健的一般方法 Ⅰ
10-2 傳染病和免疫
(1) 說明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Ⅱ
(2) 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Ⅰ
(3) 比較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Ⅱ
10-3 酗酒、吸煙和吸毒的危害
(1) 列舉酗酒、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Ⅰ
(2) 列舉毒品的危害 Ⅰ
10-4 醫藥常識
描述安全用藥的常識 Ⅰ
五、考試形式、時間
1.考試形式:閉卷、筆試。
2.考試時間:60分鐘。
六、試題難度
合理安排試題難度結構。易、中、難試題的比例約為8﹕1﹕1。考試合格率達80%。
七、試卷結構
1.題量
筆試部分總題量為35~45題。
2.題型
筆試部分為單項選擇題、非選擇題。
3.分值比例
試卷滿分為100分。其中選擇題、非選擇題各占50%。
八、題型示例
1.選擇題:
例1: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
答案:A
試題分析:本題屬于容易題,考查的是識記能力,考查的知識點是主題二中“闡明細胞是生命活動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考查的層次是Ⅰ層次。本題考查的是主干知識,題干與選項構成一個完整的概念,屬于概念的簡單再現,對學生準確掌握生物學概念,學會科學嚴謹表述有重要意義。
例2:下列特征中,與家兔食草生活相適應的是
A.門齒、犬齒都很發達 B.后肢比前肢粗壯
C.神經系統發達,反應靈敏 D.盲腸發達,能消化植物纖維
答案:D
試題分析:本題屬于容易題,考查的是理解能力,考查的知識點是主題八中“概述脊椎動物類群中哺乳類的主要特征”,考查的層次是Ⅰ層次。題干設置相對簡單的情境,須根據相關知識,進行分析,從題目所提供的特征中選擇符合題意的選項。
例3:下表表示的是小明對八種動物進行的簡單分類,他的分類依據是( )
類 別 一 類 別 二
燕子、青蛙、野兔、魚 蜜蜂、蚯蚓、蜘蛛、蝦
A.水生還是陸生 B.有無脊柱 C.體溫是否恒定 D.是胎生還是卵生
答案:B
試題分析:本題屬于中等難度題,考查的是應用能力,考查知識點是主題八中“根據一定的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考查的層次是Ⅱ層次。題干設置新情境,提供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生物,要求學生在理解生物分類的基礎上,提出具體的分類依據。
非選擇題:
例4:(連線題)用直線將細胞的結構與其主要功能連接起來。
細胞膜 合成有機物
細胞核 進行物質交換
葉綠體 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線粒體 細胞呼吸的主要場所
答案:(略)
試題分析:本題屬于容易題,考查的是理解能力,考查知識點是主題二中“闡明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考查的層次是Ⅱ層次。需要考生在掌握細胞結構的基礎上進行判斷,考查考生對細胞結構與功能的理解。
例5:(判斷題)1850年時,英國曼切斯特地區山清水秀,樹干上有大量的淺色地衣,棲息著大量淺色樺尺蠖。隨著工業的發展,樹干上的地衣被煤煙殺死,樹皮被熏成了黑褐色。下圖所示的是1850年和1950年曼切斯特地區黑色樺尺蠖和淺色樺尺蠖數量比例。結合圖文,判斷下列兩個敘述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1850年,黑色樺尺蠖更容易被天敵發現。( )
(2)1950年時,淺色樺尺蠖更適應環境。 ( )
答案:(略)
試題分析:本題屬于中等難度題,考查的是信息處理能力和理解能力,考查知識點是主題八中“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考查的層次是Ⅱ層次。試題利用真實的事件、數據作為情境,要求學生依據相關信息進行分析、推測,并做出評判。
例6:右圖的曲線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吸收二氧化碳的情況(不考慮溫度因素),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 I點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等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的釋放量
B. J點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多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的釋放量
C.IJ段表示隨著光照強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強
D.HI段表示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增強
答案:D
試題分析:本題屬于稍難題,考查的是信息獲取能力與應用能力,考查知識點是主題四中“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考查的層次分別是Ⅱ層次和Ⅰ層次。題干利用比較抽象的數學模型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應用。
例7:下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A、B、C、D代表相關物質,請據圖回答。
(1) ①是指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叫做 。吃進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氣都要經過一個共同的器官,該器官叫 。
(2) A是經小腸吸收的 物質,它由血液中的 運輸。
(3) 物質B進入人體后,在血液中主要依靠 運輸。
答案:(1)呼吸道 咽 (2)營養 血漿 (3)紅細胞(或血紅蛋白)
試題分析:本題屬于中等難度題,考查的是信息處理能力,考查主題五中相關的知識點,考查的層次是Ⅱ層次。本題以簡潔明了的呈現方式,考查考生從對圖中信息的讀取、分析的能力。將人體各系統的重要結構與功能進行綜合的歸納,考查考生對重要概念的理解。
例8:為探究“影響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將一個剛蒸好的饅頭平分成重量相等的三塊,取其中一塊進行烘干,設計三組實驗如下:
組別 A B C
實驗材料 饅頭塊 饅頭塊 干饅頭塊
方法 在相同環境下置于空氣中暴露60分鐘后,將饅頭塊放入塑料袋中,結扎袋口,置于不同溫度條件下,五天后記錄實驗現象。
溫度條件 25℃ 4℃ 25℃
實驗現象 長出大量霉菌 沒有霉菌 沒有霉菌
(1)此實驗探究的變量有 個。
(2)若探究“溫度對霉菌生活的影響”,應選擇 和 進行對照實驗。
(3)根據以上實驗現象可推測,C組中饅頭塊沒有長出霉菌的原因是 含量少。
(4)在生活中,為了延遲饅頭霉變,將其放入冰箱中保存,這屬于食品保存方法中的 。
(5)為了避免偶然因素對該實驗的干擾,使實驗結果更科學可信,我們應該 。
答案:(1)2 (2)A組 B組 (3)水分 (4)低溫保存法 (5)進行重復實驗
試題分析:本題屬于中等難度題,考查的是實驗與探究能力,考查主題一和主題九中相關的知識點,考查的層次是Ⅱ層次。設置真實的科學探究情境,考查考生對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的掌握情況。
更多相關內容
- (2017-02-21) 2017福建中考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公布
- (2017-02-21) 2017福建中考大綱考試指導意見印發通知
- (2016-04-26) 2016福建新增15所二級達標高中
- (2016-04-26) 2016福建中考歷史大綱(附模擬題及答案)
- (2016-04-26) 2016福建中考地理考試大綱(附模擬題及答案)
- (2016-04-26) 2016福建中考化學大綱(附模擬題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