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教育部公布了《關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其中規定:“要逐步壓縮特長生招生規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要繼續清理和規范中考加分項目,尚未全面取消體育、藝術等加分項目的地方,要從2018年初中起始年級開始執行。”

一石激起千層浪,教育部這一規定,引發網友的熱議,更讓不少家長心里不安:難道以后孩子不需要發展特長了?孩子辛辛苦苦學習的特長就沒有用途了?

非也,其實大家不必看到“壓縮”“取消”二字就慌了神,而要看清這個文件的適用范圍。教育部這個文件是針對“普通中小學招生工作”提出的要求,也就是在義務教育段,各中小學招生時,不能再以“各類特長生”對孩子進行選拔,從而保障孩子按照規定劃片、就近入學,換句話說,這個措施僅是限制個別學校以“招收特長生的名義”選拔學生、限制那些想憑“各類特長”想“擇校”的學生,是給“擇校熱”降溫的一個措施。

教育部“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孩子學特長還有用嗎?

身體健康是孩子發展的本中之本,藝術素養是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元素。

多年來來,教育部一直在強調各學校要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其中這個“開全”“開足”最主要就是指音體美等課程,因此,“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不是說不讓孩子發展特長了,而是說要普及這些特長,讓每個孩子都具有一定的特長!

不僅是在義務教育段,在中考時:“要繼續清理和規范中考加分項目,尚未全面取消體育、藝術等加分項目的地方,要從2018年初中起始年級開始執行”這一規定也是對義務教育段“取消各類特長生”的進一步強化。

當下,很多地方把“藝體科目”已經不僅是作為特長進行加分,而是納入中考必考科目,教育部列出的這個時間表,無非是在未開按規定“開全”“開足”這些課程、未普及和將藝體等科目納入中考地方的一個敦促。

教育部“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孩子學特長還有用嗎?

那么,有的家長會問,孩子學特長還有什么用?

這個用途太大了!其一,身體是本錢,沒有強健的身體,一切都無從談起,這無須再贅言;其二,藝術特長不僅是人修身養性的重要手段,更是開啟人想象、智慧和創新的重要途徑!其三,前面我們說過,我國的高考制度正處于改革時期,正在逐步與國際大學招生接規,近年來,各大學“自主招生”比例不斷擴大,而且很有可能會成為未來大學招生的主要形式,而孩子若有一技之長,就有可能像2017年浙江衢州二中美少女周孟佳,憑自己的健美舞姿,被北大直降219分錄取……

從社會角度來說,藝體是社會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高級產物,是永不過時的;從個人角度來說,藝術和品德一樣是流淌在血液中的一種素養,而其他學科知識不過是藝術和品德的附著物,一個人的未來成就大小,取決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藝術和品德修養!因此,作為家長,我們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長,不要急功近利,直奔著升學加分而去,要從長遠出發,為孩子的一生著想,無論是否加分,都要堅決的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天資興趣,去發展自己的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