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操视频,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黑桃tnvm3u8官网,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2021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 會員中心 | RSS 今天是:    發布信息

中考地方站:

福州 | 廈門 | 莆田 | 三明 | 泉州 | 漳州 | 南平 | 龍巖 | 寧德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中考資訊 > 中考大綱

2015泉州中考歷史考試說明大綱

http://www.555edu.com 時間:2015-04-09 16:22:03 來源:3773考試網 作者:www.tjsxht.com 點擊:

2015泉州中考歷史考試說明大綱

2015泉州中考歷史考試說明大綱

2015年泉州市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說明
                   歷  史


一、命題依據
以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歷史課程標準》)、福建省教育廳制訂的《2015年福建省初中學業考試大綱(歷史)》為依據,結合我市初中歷史教學實際進行命題。
二、命題原則
1.認真學習和領會《歷史課程標準》、福建省教育廳制訂的《2015年福建省初中學業考試大綱(歷史)》的精神,充分體現課改理念;嚴格遵照《2015年泉州市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說明(歷史)》的規定實施命題。
2.試題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體現基礎性;試題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體現時代性;考試要求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水平,有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體現發展性。
3.試題注重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考查;注重考查學生自主與合作的探究性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注重考查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注意試題對中學歷史課程改革的導向作用。
4.試題要確保考試的信度和效度;測試目標明確、難易適當、題意明白、語言準確,能夠真實反映出學生的學業水平;試卷中避免出現純識記的大分值試題。
三、適用范圍
全日制義務教育九年級學生初中歷史學業考試。
四、考試范圍
中國歷史、鄉土歷史、世界歷史。
五、目標要求和內容范圍
(一)目標要求
歷史學科考試目標以知識為基礎,能力為重點,加強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滲透,注意過程與方法的體現。知識能力由低到高的九個層次,較高層次的目標要求包含了較低層次的目標要求。具體如下:
1.再認重大的歷史事實、重要的歷史概念和歷史結論。
2.再現歷史的發展過程、階段特征。
3.閱讀材料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對簡單的問題有正確判斷和認識。
4. 識讀簡單的圖、表、數據,把握歷史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內在聯系。
5.對歷史現象進行初步的歸納、概括和比較。
6.結合所學知識對歷史問題進行簡單說明、辨析。
7.初步運用史論結合、辯證等方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8.初步運用所學知識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并做出客觀評價。
9. 初步具有歷史學習的方法、習慣、思維,并應用于學習。
  (二)內容范圍
※中國古代史
⒈中華文明的起源
A.識記   知道北京人的生產生活狀況。
A.識記   了解河姆渡、半坡原始農耕文化的遺存。
         了解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
⒉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A.識記    記住夏朝建立的時間、建立者;了解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
了解西周的分封制。
B.理解   通過商鞅變法的史實,認識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
⒊統一國家的建立   
B.理解   知道張騫通西域的史實,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C.運用   了解秦兼并六國的史實,探討秦統一國家建立的意義;了解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史實,評價秦始皇,初步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列舉漢武帝大一統的主要史實,評價漢武帝。
⒋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A.識記   了解三國鼎立形成的史實;
知道人口南遷和民族交往促進了江南的開發。
B.理解   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
⒌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A.識記    知道隋唐科舉制度的主要內容;
知道武則天和“開元盛世”的基本史實;
知道唐與吐蕃交往的史實。
B.理解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等史實為例,說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
C.運用   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評價唐太宗。 
⒍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
A. 識記  了解宋代南方生產發展和商業繁榮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經濟重  
   心的南移;
 知道遼、宋、西夏、金等政權的并立;
  知道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實,了解元朝時期民族關系的發展。
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
A.識記   知道明清兩朝加強專制統治的主要措施;
了解清朝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和維護祖國統一的主要措施;
知道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和雅克薩之戰。
B.理解   概述鄭和下西洋的史實。
C.運用   簡述“閉關鎖國”的主要表現,分析其歷史影響。
⒏科學技術
A.識記   以司母戊鼎為例,了解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成就;
知道華佗、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李時珍和《本草綱目》。記住“四大發明”,了解中國古代科技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B.理解   以都江堰、長城、大運河、趙州橋、北京故宮等為例,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⒐思想文化
A.識記   知道“百家爭鳴”的主要史實;
了解佛教傳入和道教興起的主要史實;
記住《史記》、《資治通鑒》的作者和體例;
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的字體,了解漢字的演變。
B.理解  概述孔子的主要成就。
※中國近代史
⒈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
A.識記   知道林則徐虎門銷煙;記住鴉片戰爭爆發的時間;
知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的侵略史實;
知道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基本史實;
知道甲午中日戰爭中鄧世昌的主要事跡;
了解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
B.理解   簡述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簡述《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說明中國民族危機的加劇。
C.運用   簡述《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
機全面加深的影響。
⒉近代化的起步
A. 識記   知道洋務派的口號、代表人物;知道洋務派創辦的主要軍事工業   
和民用工業;
了解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知道武昌起義;
知道陳獨秀、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B.理解   知道“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認識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C.運用   探討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A.識記   知道中共“一大”召開的史實;
知道黃埔軍校的創建和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
了解南昌起義;
了解中國共產黨創建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意義。
B. 理解   簡述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理解五四精神;
         了解紅軍長征的史實,認識長征精神。
⒋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A.識記    簡述九一八事變的史實,知道中國開始了局部抗戰;簡述七七事變的史實,知道中國全民族抗戰從此開始;知道中國軍隊血戰臺兒莊和百團大戰等史實。知道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時間。
B.理解  了解西安事變,認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作用。
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等罪行為例,認識日本軍國主義兇惡殘暴的
侵略本質。
C.運用  探討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 
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A.識記   知道重慶談判的史實;
知道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人民解放戰爭開始轉入戰略進攻的史實。了解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 
⒍經濟和社會生活
A. 識記   了解張謇興辦的實業;
了解民國以來剪發辮、易服飾、改稱呼等社會習俗方面的變化。
⒎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A.識記   了解詹天佑、侯德榜的成就;
了解魏源、嚴復等的主要思想;
知道科舉制度的廢除、京師大學堂的開辦和近代新式教育發端的主要史實;知道《義勇軍進行曲》的詞曲作者;
知道魯迅、徐悲鴻、聶耳、冼星海的主要成就。
※中國現代史
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A. 識記   了解開國大典的史實;
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實;
          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B.理解    認識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⒉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A. 識記  了解“一五”計劃和“三大改造”,知道中國1956年進入社會主       
義初級階段;
了解1954年頒布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嚴重失誤;
    知道“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國民經濟遭受嚴重破壞的主要史實。
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A.識記   知道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探討經濟特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影響。
B.理解   認識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史上的偉大轉折。
C.運用  探討經濟特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影響。
⒋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
A. 識記  了解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實;
了解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知道“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
⒌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A.識記   知道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
知道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的史實;
知道我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的史實;
了解我國參與“亞太經合組織”活動的史實;
B.理解   知道人民解放軍導彈部隊的建立和發展的史實,說明科技強軍的重要性。 
⒍科技、教育與文化
A. 識記   知道“兩彈一星” 的成功研制;
了解“秈型雜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了解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⒎社會生活
A.識記  知道就業制度的變化。
B.理解  以人們衣、食、住、行、用方面的變化為例,說明改革開放對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

※鄉土歷史內容(略)
※世界古代史
⒈上古人類文明
A.識記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了解人類早期文明產生的自然地理環境;
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狀況,知道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了解羅馬共和國的興衰。
2.中古人類文明
A.識記   知道大化改新的基本內容;
  了解西歐城市興起的歷史意義。
3.文明的沖撞與融合
A.識記  知道希波戰爭、亞歷山大東征;知道馬可•波羅來華、阿拉伯數字的發明和傳播等史實。
4.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A.識記  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產生和傳播;
了解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
※世界近代史
⒈歐美主要國家的社會巨變
B.理解   概述《權利法案》、《獨立宣言》和《人權宣言》的基本內容,知道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重要史實,理解其歷史影響。
B.理解   了解新航路開辟和文藝復興的史實,認識它們對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所起的作用。
C.運用   評價華盛頓、拿破侖。
⒉第一次工業革命
A.識記   知道瓦特改進蒸汽機的史實,了解蒸汽機的作用。
B.理解   簡述發明“旅行者號”機車的基本史實,認識鐵路的出現給人類社會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
⒊殖民擴張與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A.識記   知道“三角貿易”的基本內容,了解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性與殘酷性;了解殖民擴張和掠奪是英國最早成為資本主義工業強國的重要條件之一。
⒋資產階級統治的鞏固與擴大
A.識記   了解林肯在南北戰爭的主要活動;
B.理解   講述俄國廢除農奴制法令的主要內容,認識農奴制改革的歷史作用。
認識南北戰爭在美國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C.運用   通過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探討明治維新在促進日本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中所起的作用。
⒌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A.識記   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動。
知道《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歷史意義;知道《國際歌》。
⒍第二次工業革命
A.識記  了解電力使用的史實,知道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知道本茨和萊特兄弟的發明。
B.理解  了解汽車、飛機和電燈的發明,認識科技發明創造對提高人類社會生活質量和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⒎第一次世界大戰
A.識記  知道“三國同盟”、“三國協約”的組成國;了解歐洲兩大軍事對抗集團形成的嚴重后果。了解薩拉熱窩事件。
B.理解  認識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
⒏科學與思想文化
A.識記   記住牛頓、達爾文和愛因斯坦的主要成就;
知道莎士比亞、達•芬奇和貝多芬的主要作品。

※世界現代史
⒈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A.識記   了解俄國1917年彼得格勒武裝起義,了解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
了解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所做的探索;
B.理解   概述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就,認識經濟政治體制上存在的嚴重弊端。
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西方世界
A. 識記  知道《凡爾賽和約》、《九國公約》的基本內容。
了解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
C.運用    評價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作用。
⒊第二次世界大戰
A.識記  知道德國進攻波蘭和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
知道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和攻克柏林戰役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作用。
 B.理解  以慕尼黑會議為例,說明綏靖政策的實質和惡劣影響。
結合《聯合國家宣言》和雅爾塔會議的史實,認識國際反法西斯聯
盟建立及作用。
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
A.識記  知道歐洲聯盟;
了解戰后日本成為經濟強國的主要史實。
知道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有關史實。
⒌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A.識記  了解赫魯曉夫改革;
知道戈爾巴喬夫改革;了解蘇聯解體。
⒍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
A. 識記  了解印度走上民族振興道路的概況;
⒎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
A.識記   了解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史實,理解世界各國相互依存、
相互競爭的復雜性。
  簡述杜魯門主義等史實,了解美蘇“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
⒏科學技術和文化
A.識記  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
六、考試形式
開卷筆試,考生答題可以參考課本和正式出版的書籍。考試時間:60分鐘。
七、試卷難度
容易題、中難題、稍難題的比例約為8:1:1。其中容易題難度值范圍為0.7以上,中等題難度值范圍為0.5-0.7,稍難題難度值范圍為0.3-0.5。考試合格率達80%。
八、試卷結構
1.知識內容比例:
試卷滿分100分,中國歷史(含鄉土歷史)約60%,世界歷史約40%。
2.題型結構、比例:
一、選擇題:40分,20小題。
二、辨析題:18分,3小題。
三、材料解析題:20分,2題。
四、綜合題:22分,2題。

九、試題示例
一、選擇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過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火的使用    B.原始農業的產生    C.房屋的建造   D.陶器的使用
2.魏晉南北朝時期,晉江流域得以開發的根本原因是
A.南方的自然條件優越                 B.北方人民南遷帶來先進技術
C.江南統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會較為穩定
3.泉州市區一條街道的名稱(見圖1)與我國古代實行的一制度有關。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舉制
4.宋元時期,泉州成為我國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主要
原因是
①宋朝政治經濟中心南移    ②造船和航海技術先進
③南方相對安定            ④政府鼓勵海外貿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鄭和行香碑》:“欽差總兵太監鄭和,前往西洋忽魯謨斯等國公干,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注: 泉州靈山圣墓)行香,望靈圣庇祐……”。與“靈圣”相關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伊斯蘭教           D.基督教
6.19世紀80年代中期,清政府創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是在
A.洋務運動中     B.甲午中日戰爭后    C.戊戌變法中      D.辛亥革命后
7.圖2是1920年的一幅漫畫,畫中婦女所靠的刻有“三從四德”的石柱搖搖欲墜,反映了封建道德思想已經動搖。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運動“四提倡、四反對”的影響               
B.十月革命勝利對中國的影響
C.五四運動初步勝利的影響
D.中共“一大”召開的影響
8.《義勇軍進行曲》創作于1935年4月,“……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歌詞中的“敵人”是指侵略我國的  
A.美國軍隊     B.英國軍隊     C.日本軍隊     D.法國軍隊
9.中華民國37年,人民軍隊班長董存瑞舍身炸敵軍碉堡,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的前進開辟道路。當時人民軍隊的名稱是
A.工農革命軍                  B.中國工農紅軍
C.八路軍、新四軍              D.中國人民解放軍
10.宣傳壁畫烙上時代的印記。圖3所示內容說明當時中國社會出現的問題是
A.瞎指揮 
B.浮夸風 
C.共產風 
D.高速度
11. 1979─1982年我國農村家庭人均收入變化(見圖4)
的主要原因是
A.集體勞動盛行
B.國家政策適當
C.自然災害減少
D.科學技術發達
12.抓關鍵詞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爆炸成功”指的是
A.原子彈      B.導彈核武器       C.氫彈        D.人造地球衛星
13.公元前5世紀,雅典民主政治所體現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則適用于(    )
A.雅典的男子                B.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 
C.雅典的婦女                D.外邦人
14.每年12月25日的圣誕節是西方許多國家的重要節日,與這一節日直接相關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15.許多職業的出現與工業革命密切相關。19世紀50年代不可能出現的新職業是
A.鐵路工人       B.火車司機          C.汽車司機       D.煤炭工人  
16.圖5反映美國內戰前夕,南北雙方矛盾的焦點是
A.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的問題  
B.奴隸制存廢的問題
C.向西部擴張領土的問題    
D.資本主義存廢的問題
17.導致圖6所示世界石油產量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蒸汽機的發明   
B.發電機的問世   
C.有軌電車的創制   
D.內燃機的廣泛應用
18.意大利作為德奧戰前的盟友,“一戰”爆發后反而參加協約國對原來的盟友作戰。這種情況最能說明“一戰”的 
A.原因       B.性質       C.特點       D.影響
19.1942年蘇聯畫家繪制了反映“二戰”中三大盟國聯合抗擊德國法西斯的漫畫(見圖7)。畫面上的三面國旗代表的國家不包括
A.法國           
B.美國       
C.英國        
D.蘇聯                                
20.美國女記者薩拉在《沒有“中國制造”的一年》書中描述:2004年,她家收到的圣誕禮物中,“中國制造”占64%,“非中國制造”占36%。她家抵制中國產品近一年后,發現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材料反映了
A.美國工藝品技術落后                 B.中國產品技術含量最高      
  C.美國重視中國傳統文化               D.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
二、辨析題(請寫出試題中錯誤的史實或觀點,并簡要說明理由。)
21.唐朝后期,書生王某在洛陽購買了一冊活字印刷的李白詩集。    
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                            
22.余楓指著圖8說:連環畫《老孫歸社》講述了1953年孫家莊農民孫志剛加入人民公社的故事。
錯誤:                                            
理由:                           ;                          
 23.1938年,蘇聯允許本國的資本家經營部分中小企業。(6分)
錯誤:                                                         
理由:                            ;                            
三、材料解析題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890年,日本爆發經濟危機,社會動蕩,政局不穩;福澤諭吉(注:日本明治時期的政治家)力主“進行東洋政略(注:侵略朝鮮、中國),使國內人心轉而外”。 
 ——摘自《歷史—政治文明歷程》(岳麓書社)
(1)據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戰爭前夕日本的社會狀況。概括“使國內人心轉而外”的含義。

 

材料二   見表1。
甲午中日黃海海戰雙方艦隊力量對比
    項目
國別 參戰
艦數 裝甲
情況 總排水量(噸) 平均航速
(海里/時) 魚雷發射管數 火炮
總數 魚雷
艇數
中國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40840 16.33 36 268 0
表1
   ——摘自《中國近代戰爭史》
(2)據材料二,指出中國艦隊在哪些方面與日本艦隊存在差距?


材料三   李鴻章為避戰保船,令北洋艦隊退守威海衛港,日軍趁機得到黃海制海權……1895年初,日軍攻陷威海衛,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清政府無心再戰,派李鴻章前往日本議和。
——摘自《中國歷史》(岳麓書社)
(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創建北洋海軍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寫出黃海海戰中率致遠艦官兵英勇抗敵、壯烈犧牲的管帶名字。


(4)據材料二、三和所學知識,分析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內部原因。


2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4–15世紀,歐洲各國君主為了強化王權,積極擴張……基督教會為了傳教,不惜使用武力進行“圣戰”……為了與亞洲進行直接的香料貿易,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別扶持了向東和向西兩條路線的海上探險。
——摘自《歷史—經濟成長歷程》(岳麓書社)
(1)據材料一,指出歐洲人進行海上探險的目的有哪些?


材料二   西方對全球的了解(見圖9、圖10)。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2)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最早到達圖9中A大陸的航海家的名字。據圖9、圖10西方對全球了解的變化,概括新航路開辟的作用。

 

材料三   (海上探險)是為了像所有的男子漢都欲做到的那樣,為上帝和陛下服務,將光明帶給那些尚處于黑暗中的人們。
——迪亞士
(3)迪亞士認為,海上探險“將光明帶給那些尚處于黑暗中的人們。”你同意這一觀點嗎?據材料一、三和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
 

四、綜合題
26.某校開展“話說孔子及儒家思想”專題學習,請你參與下列活動。
【思想再現】
春秋時期,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對中國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1)寫出孔子在政治、思想上的主張。


【求同存異】
秦朝、西漢的統治者對儒家思想采取的政策不同,但目的相同。
(2)據表2要求完成填寫。(3分)
皇帝名稱 對儒家思想的政策 共同目的
秦始皇 焚書坑儒 ②                                           
                                                                           
漢武帝 ①                     

表2
【聯系鄉土】
明代后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孔子的思想受到猛烈沖擊(見圖11)。

(3)寫出圖11明末著名思想家(泉州籍)的姓名。


【方法運用】
對孔子思想的評價,劉斌和曾平的觀點截然不同(見圖12)。
(4)客觀評價歷史人物的思想應遵循哪些方法?


27.某校九年⑴班同學開展“世界現代史上的三次會議及影響”研究性學習,請你參與下列活動。
【讀圖說史】
(1)讀圖13,指出該會議的操縱國是哪三個國家?會議期間,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了哪一條約?

【中外關聯】
圖13所示會議拒絕中國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將德國在中國山東侵占的一切權益轉給日本。
(2)該會議的錯誤決定引發了中國哪一歷史事件?


【理解學習】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在德國慕尼黑舉行會議,簽訂的《慕尼黑協定》加速了
“二戰”的爆發。
(3)為什么說《慕尼黑協定》加速了“二戰”的爆發?

【論從史出】
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
史  實 結  論
為了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1945年2月,斯大林(蘇聯①領導人)、羅斯福(美國②總統)、丘吉爾(英國③首相)在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對協調盟國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注:①是社會主義國家; ②③是資本主義國家。
                       
               表3
(4)據表3中的史實,推理得出結論。

2015年泉州市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說明
歷史科試題示例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   2.B    3.D   4.D   5.C  6.A   7. A  8.C   9.D   10.B    11.B   12.A   13.B  14.B  15.C    16.B   17.D   18.B  19.A   20.D 
二、辨析題
21. 錯誤:唐朝后期,活字印刷品。
理由:唐朝后期,王某可購買到雕版印刷的李白詩集;(2分)
活字印刷品要到北宋時期畢升(昇)發明活字印刷術后才出現。(2分)  
22.錯誤:1953年孫家莊農民孫志剛加入人民公社的故事。
理由:人民公社開始于1958年;
1953年孫志剛加入的是農業生產合作社。
23.錯誤:1938年,蘇聯的資本家經營部分中小企業。
理由:1936年,蘇聯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消滅了資本家等剝削階級;
1921年,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允許本國的資本家經營部分中小企業。
三、材料解析題
24.(1)社會狀況:日本爆發經濟危機,社會動蕩,政局不穩。
概括含義: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
(2)差距:總排水量、平均航速、魚雷發射管數、火炮總數。
(3)歷史事件:洋務運動。     
管帶名字:鄧世昌。
(4)內部原因:中國艦隊整體實力不如日本;李鴻章避戰保船,妥協退讓;清政府腐敗無能,等等。
說明:采用分層評分。根據題意,回答三個層次內容得滿分;答案的層次不同,得分不同。

25. (1)目的:強化王權,傳教,與亞洲進行直接的香料貿易。
(2)航海家:哥倫布。  
作用:世界逐步連成一個整體。
(3)是否同意:不同意。
理由:歐洲人海上探險的主要目的是傳教、掠奪黃金、開辟海外市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人進行殖民擴張、殖民掠奪和販賣黑奴,給亞非拉人民帶來災難。
四、 綜合題
26. (1)政治、思想主張:為政以德;   仁和禮。
(2)政策:①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共同目的:②控制思想,維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3)泉州籍思想家:李贄。
(4)評價方法:要用生產力和實踐檢驗標準、論從史出的方法;把歷史人物的思想放在當時特定歷史環境中;要全面、客觀、一分為二地辨證看待歷史人物的思想產生的影響。

27.(1)操縱國:英、法、美。      
條約:《凡爾賽和約》。
(2)歷史事件:五四愛國運動。
(3)原因:《慕尼黑協定》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權,綏靖政策達到頂峰。英法縱容侵略,使法西斯德國得寸進尺,從而加速了“二戰”的爆發。
(4)結論:分層評分。回答第一層次得分滿分。
          第一層次: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面對共同敵人時可以進行合作。
 第二層次:大國之間的協作對解決重大國際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

共有條評論 >>查看已有評論

我也說兩句(審核以后才能顯示)

  *該部分為必填部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日县| 吉木乃县| 虞城县| 宁南县| 六盘水市| 武平县| 永仁县| 永清县| 三亚市| 奈曼旗| 博爱县| 铁力市| 平舆县| 棋牌| 蒙阴县| 波密县| 武强县| 仙桃市| 仁布县| 巨鹿县| 彭泽县| 会昌县| 郁南县| 遂宁市| 二手房| 根河市| 五峰| 元氏县| 襄汾县| 靖宇县| 平邑县| 太和县| 旌德县| 余江县| 安庆市| 瑞安市| 虹口区| 成武县| 全椒县| 互助| 且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