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舌尖2》"相逢"的解說詞
2014年中考:《舌尖2》"相逢"的解說詞
大多數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組合、碰撞產生的裂變性奇觀,若以人情世故來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讓人叫絕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動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擊節的相見恨晚。
人類活動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離合也在調動著人類的聚散。西方人稱作“命運”,中國人叫它“緣分”。 8 月, 錫林郭勒草原剛剛蘇醒, 烏力吉把牛群趕到自家的草場。
豐沃的土地給予牛羊養料,還催生了一種珍稀的精靈。晾曬成干的口蘑含有充沛的鳥苷酸鹽,牧民用它和雞肉一同燉煮,鮮味成倍提升。何福志,口蘑商人,經常驅車幾百公里收購蘑菇。口蘑只生長在蘑菇圈上,辨識它要靠草的色深,這種神奇現象得益于蘑菇分泌的一種物質,讓草擁有含量更高的葉綠素。何福志要到烏力吉家詢問蘑菇的收成。女兒玉鳳 23 歲,大學畢業后回到草原。口蘑中白蘑最為珍貴,曬干后可以賣到 2000 多元 1 公斤,今年的收成不多。牧民們已經開始儲藏牛羊過冬的飼料,這意味著口蘑季節即將結束,父女倆決定再做最后的努力。
口蘑的萌發需要雨水眷顧,預報中的秋雨遲遲未到,老何很不甘心,父女倆決定借宿在牧民家繼續等待。雨后的草原清新如洗,蘑菇圈上白蘑終于露出身影。何福志父女明白,此后的幾天他們終將得償所愿。 錫林郭勒向南 400 公里,張家口,古時的長城關隘,是中原與北方貿易往來的咽喉,更是口蘑的成名之地。白蘑,菌肉肥厚,質地細膩,是口蘑的最上品。開水發漲,兩三個小時后,白蘑恢復飽滿身姿,留下口蘑原湯。放入清水,反復攪打,換三四次水,打千次以上,直至泥沙盡除。
冬筍,產自 2000 公里外的江南,與口蘑初次相見,曾經跨越千山萬水。泡好的筍干與白蘑干切片,高湯里煨透,再加重油慢火翻炒。隨著油慢慢浸入,口蘑片變得豐腴滑潤,筍片重新找回爽脆的口感,最后加入口蘑原湯。江南冬筍邂逅塞北口蘑,“燴南北”,300 多年歷史的中國北方名菜,不僅造就一種美味,更帶來無盡的空間想象。
大涼山,生長著中國西南地區最具標志性的香料,花椒。這種原產中國的植物果實,食用時以每秒 50 次的頻率產生輕微刺痛,觸發神經。這種口感,中國人稱之為“麻”。大婁山,土家族人懂得如何栽培出最好的朝天椒,其辣度可以達到 50 萬斯高維,這意味著需要用 50萬倍的水才能徹底稀釋它的辣味。辣椒,從美洲傳入中國后,迅速生根發芽,逐漸取代本土的辛香料,成為美食的主角。兩種食材最終匯聚于一座城,
更多相關內容
- (2016-07-03) 2016福州中考前三名都參加過泰禾杯作文大賽
- (2015-04-08) 2015年中考評卷老師最討厭的三類作文
- (2015-04-08) 2015年中考:閱卷老師總結高分作文特點
- (2015-04-08) 2015年中考語文作文命題趨勢深度解讀
- (2014-06-19) 2014年廣州中考語文作文題目
- (2014-06-10) 2014年中考:《舌尖2》"三餐"的解說詞

